铜仁:坚持生态修复 筑牢绿色屏障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铜仁:坚持生态修复 筑牢绿色屏障

2021-01-06 12:25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一座座矿山染绿吐翠,唱响动人的生态诗篇;一棵棵树木挽手成林,守护着绵绵青山;一条条河流交汇成江,构建了碧水蓝天。

2019年,铜仁市吹响生态修复集结号,重点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优化田园风貌。在此之前,市自然资源局重点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多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水土流失、低效土地、地质灾害、河水污染等问题得到大大改善。

铜仁在变,变为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

治理废弃矿山 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尘土飞扬,爆破声震耳欲聋;一旦下雨,到处泥水横流……在群众眼中,传统的矿山开采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不仅会产生扬尘、废水污染,同时还会引发地表塌陷、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水资源枯竭、大面积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等后果。为进一步改善并解决废弃露天矿山开采带来的后果和问题,近年来,我市启动并实施对沅江流域、乌江干流中下游等区域的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在思南县长坝乡长坝社区赖子山采石场,一片片农耕用地正在耕种。而一年前,赖子山采石场因过度开采,山体受损,植被遭到破坏,成为尘土飞扬的废弃采石场。2019年,市自然资源局开始联合思南县开展该采石场的复绿复垦行动。2.08公顷的赖子山废弃石场得到修复,以往的废弃采石场变成了一片片新的耕地。复垦后,村民们在复垦后的耕地上种植黄豆、玉米和蔬菜。

自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仅思南县就已累计完成废弃矿山修复点40个,面积达79.84公顷,遗留矿山损毁点30个,修复面积46.18公顷。全市完成了92处废弃露天矿山、151.46公顷面积的全面修复。

“通过修复,不仅消除了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净化空气,明显提高修复内的环境质量,复垦也增加了耕地面积,对当地老百姓也是一种福利。将经济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密切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修复区的可持续发展。”市自然资源局地勘科科室负责人告诉笔者生态修复带来的效益。

变废为宝 打造生态修复“样本”工程

地处武陵山深处的万山区,有“中国汞都”之称,曾因赋存汞矿而辉煌。历经6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资源枯竭让万山的发展一度陷入困难境地。2001年,贵州汞矿因资源枯竭实施了政策性关闭破产,万山因失去支柱产业而陷入发展困境;2009年,万山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难题。困难之时,原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万山国家矿山公园,并以地质环境治理资金支持万山建设发展。近些年来,在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市自然资源局精心组织下,万山在国家、省、市各项资金、转型政策的扶持下,汞矿遗址通过打造,变废为宝,建成了中国第一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

“这里就是老矿工们生活过的地方,现在的装饰还是以前的老模样……”在朱砂古镇那个年代一条街,讲解员彭慧正在向游客讲解汞矿工人过去生活的历史。她说,当时矿区最繁华的时候光工人就有两万多,倒闭之后基本上大部分的人都走掉了,街道上都没有几个人,住的楼房也到处都长满了杂草,现如今万山像朱砂一样再次“红”了起来。

曾经被废弃了的汞都得益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旅游业发展,如今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与景区”“中国最美特色旅游小城、中国最佳品质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成功举办了中国·万山首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高峰论坛、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现场观摩会、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场会等国家级、省级会议。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一个样本,也是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样本。

创新探索 发展绿色修复新篇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在同一空间上,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综合问题,需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用“内涵综合、目标综合、手段综合、效益综合”的综合性整治手段进行整治。

在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市自然资源局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六大要素,从外业踏勘到论证分析,识别生态环境现状,以重点生态问题为导向,以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会同项目所在地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形成《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并上报至自然资源部,力争将我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纳入中央项目储备库,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方案》通过后,将集成整合中央和地方资金54.83亿元,利用3年时间在贵州武陵山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同时对全力巩固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百万人口脱贫攻坚成果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我省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我市自然资源局根据中央、省关于试点的选用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成功申报了江口县坝盘镇、印江自治县龙津街道、碧江区坝黄镇、碧江区河西街道和江口县双江街道5个试点。同时组织成立专班,利用试点政策采取市场化方式向农发行融资8亿元。

今后,市自然资源局将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统筹推进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耕地提质改造等,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在建设用地整理方面,统筹农民住宅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它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益和集约化水平,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用地。(吴丹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