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印江县

印江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2021-01-11 14:14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农村群众如何持续增收?”“人居环境如何共治共享?”“乡风文明如何长久形成?”等乡村问题的治理不仅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关系到脱贫攻坚质量成色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实践中,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结合实际,聚焦治理“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问题,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治理工作重点,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保障脱贫质量高成色足,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凝聚“三股力量”  解决“谁来治”问题

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大力推进“民心党建”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派28名副科级干部担任28个深度贫困村党支部书记、803名县直部门副科级干部或副科级后备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创新开展村级后备干部招募工作,在原村原籍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中招录183名村级后备干部(团支部书记)。同时,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定期考察、选优使用等培育机制,持续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夯实乡村治理的战斗堡垒。

以“血脉亲情、故土乡情、扶贫友情”为纽带,充分依托春晖人士、青年志愿者、爱心人士等群体,成立1个县级春晖总社,组建北京、上海、深圳等6个联络处,成立17个乡级春晖联社、306个村级春晖社,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治理工作。2017年以来,该县共礼聘春晖使者6932人,筹措春晖产业发展资金6900万元,实施春晖扶贫项目491个,惠及贫困群众1.73万人。

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选聘社科理论、文化宣传、农业技术等领域骨干,组建宣讲、农技、文艺“三支队伍”,分类开展“四好一先·五大主题”教育、“百名农技人员进田间”培训、“文化进万家·文艺走基层”演出行动,层层开展“五好家庭”“脱贫致富之星”“十佳干部”等先进典型选树,着力改变贫困群众落后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突出“三大重点”  解决“治什么”问题

全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乡村产业发展项目与农村群众持续增收紧密联结,因地制宜布产业、创新形式做产业、产销对接拓销路、联结机制带农户,做大做强生态茶、食用菌2个主导产业,做优做特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中药材等N个特色产业,让农村群众实现流转土地得租金、入股发展得利金、自主发展得现金、入园务工得薪金,乐享“四金”奔小康。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解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制约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短板,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水泥路、户户有联户路、安全饮水“户户用”、电力通讯“处处有”。同时,推行河长制、路长制等多元化管理运营模式,通过设置护林员、饮水管理员、卫生员等公益岗位,按片区定人管理,既解决了部分群众增收问题,有效推进项目的后续管理,形成“村整洁、户干净、人精神、身勤劳、心感恩”的农村面貌。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滥办酒席风,出台《规范和治理城乡操办酒席办法》《殡葬和祭祀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禁限放烟花爆竹的通告》等文件,有力地遏制了滥办酒席现象,规范殡葬和祭祀活动及限放烟花爆竹。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农村和社区创新建立“文明储蓄所”,对乡风文明进行“积分制”量化管理,形成正向加分、负向减分的“正负清单”,规范村民、居民日常行为,坚决整治不良风气,推进移风易俗,构建文明乡风。

构建“三治模式” 解决“怎么治”问题

坚持以村民自治为主方向,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执行机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四位一体”的村级治理体系,着力提升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水平。

通过召开院坝会、开设法治小喇叭、宣传单等形式,宣讲《农村土地承包法》《赡养法》《婚姻法》等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提高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与此同时,建立依法信访和矛盾纠纷机制,推进一村一警务、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和雪亮工程建设,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进以“村规民约”主导的德治乡村建设,充分发挥道德约束作用,对滥办酒席、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切实营造起邻里友好、团结互助、理性包容的向上向善村风民风。同时,大力弘扬“一家有难,众亲相助”的传统美德,积极倡导“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形成了良好的乡村好风尚。

截至2019年底,该县2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877户101159名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3年综合评价为“好”,先后5次通过国家、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确保了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陈刚 左禹华)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