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区送教上门关爱“折翼天使”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碧江区

碧江区送教上门关爱“折翼天使”

2021-01-11 14:39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今天,老师教你画画,再温习写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准备好了吗?”走进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安置点特殊儿童鲁双玲的家中,简短寒暄之后,送教上门教师饶艺便开启了当天的课程。而鲁双玲,早早把书本摊开,端坐在桌子前,对老师到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现年10岁的鲁双玲,属于肢体二级残疾,老家在偏远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板山村。她从出生起左眼便患有先天性残疾,2岁时又检查出患有癫痫,尽管父母多次带其辗转重庆、广州等地求医,但效果不大。这给她往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她都是靠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

由于家庭贫困,又缺资金,鲁双玲一家5口于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党委、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帮扶下,于2017年实现脱贫。2020年3月,在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惠泽下,鲁双玲一家告别了昔日破旧的老木房,搬迁到碧江区灯塔街道矮屯安置点宽敞明亮的小区楼房。她继续享受到所在片区学校教师的送教上门服务。

200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的饶艺,是市第二十五小学一名经验丰富的数学科任教师。作为学校“送教上门”社员之一,她于2020年9月被学校选派负责鲁双玲的学习。

送教上门过程中,饶艺根据孩子的智力和认知能力,认真教孩子认数字、学汉字,教画画学唱歌等。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接触,师生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如今,在饶老师的关心下,鲁双玲的性格变得阳光开朗起来,经常笑容满面,也乐观向上。鲁双玲的母亲冯会霞对老师充满了感激:“我女儿喜欢画画,饶老师便自己花钱给她买画本。有次还开车带她进城转了下,我女儿回来特别兴奋。和我‘炫耀’了半天。看着她是一天天地成长和进步,很是欣慰……”

与鲁双玲一样,目前寄住在亲戚家的特殊学生张友,也是享受到义务阶段“一个都不能少”送教上门的典型例子。

张友出生于2001年,属于智力二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2020年6月,19岁的他在灯塔街道马岩小学毕业。同年9月,市第十一中学在云场坪学区办报上来的名单中,了解了张友的情况,考虑到其特殊情况,该校选择送教上门。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科任教师周志军,是负责张友送教上门的老师之一。对这个自己5年从教生涯中的第一个送教上门学生,周志军很看重。每次送教上门,周志军都认真制定计划、书写教案等,并用心记录下学生的点滴变化。看到张友的点滴进步,周志军欣喜之情不亚于张友的父母。

“针对特殊孩子,老师要更加有爱心,要更加细心和关心。要因人施教,除了教他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外,我们更加注重培养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如说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知识以及做些简单的家务活,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尽快地融入社会。”谈起送教上门的感受,周志军坦诚地说道。

张友的母亲陈爱珍,看到儿子的一天天进步,她内心倍感安慰:“平时我们教不到他,现在通过老师的帮助,他认得的字越来越多,我感到很高兴,以后生活上我也不用那么操心了。”

市第十一中学位于灯塔街道辖区内,共有在校学生846人,除接收云场坪镇、灯塔街道两地生源外,还接收了地理、矮屯两处移民搬迁生源。目前有500余名学生为移民搬迁户子女。

据该校校长田萍介绍,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该校在开展针对特殊学生送教上门工作中,特别制定了“1123”工作机制,明确送教对象和选派送教教师,选派责任心强、有爱心、工作能力水平高的老师作为送教教师,学校也会不定期地对这些特殊的学生群体进行回访,与送教教师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关爱。

送教上门工作是对中重度残疾适龄学生因自身和家庭的多种原因不能走进课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送教上门就是要把课堂搬到学生家里。要做到这看似简单的空间转换并非易事,它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付出和陪伴。碧江区从2016年开始实施送教上门行动,送教老师以学校骨干教师为主力,目前已有400余名教师,利用周末、节假日深入到全区各乡镇、街道开展送教上门、爱心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 让每一个适龄残疾孩子享受应有的权利,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龙春霞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