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在脱贫一线践行使命和担当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思南县

【我的扶贫故事】在脱贫一线践行使命和担当

2021-01-19 12:34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我叫陈仕才,是思南县教育局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

我和青杠坡镇陇水村的故事要从2018年4月份说起。那时候脱贫攻坚激战正酣,我受组织委派,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开始了我的驻村帮扶生活。

肯钻研、爱学习,吃透脱贫各项政策

“这么年轻,是不是来走个过场啊。”这是我初到陇水村时村民说的话。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思南人,他们的话深深地刺激着我,也让我扎根基层的决心变得更加强烈。

2018年,时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如何学好党章党规、学好系列讲话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驻村干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那时候,村组干部学习氛围不浓,对民生政策吃不透、把不准,有些工作经常性的出现返工现象,严重制约了陇水村的脱贫进度。在经历过一番心理波动后,我毅然扛起了党建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镇党委各类文件精神,在此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进程中,党员大讨论已然成为陇水村党建的一大特色。支部党建向标准化、规范化迈出了一大步,将脱贫攻坚中的各类惠民政策,吃透、吃准,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下功夫、解难事,为民办事坚持实效

从老师到驻村干部,工作环境与身份的变化,让我在新的工作中也增添了许多压力与责任,但越是有压力越是得努力,看到了村子的变化和村民脸上的笑容,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到陇水村驻村这两年多时间里,我严格遵守驻村干部吃住在村规定,坚持入村入组入户入室入心,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2020年5月,陇水村老房子组向氏一家(爷爷奶奶和一位残疾小孩)因食用不知名菌类中毒,导致生命垂危,我接到群众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他们家里,把两位老人送去思南县人民医院就诊。后来,向爷爷在外打工的子女得知后,打电话跟我说:“幸亏有脱贫攻坚工作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感谢陈老师。”那时候也是我最感动的时候,我觉得做的所有的工作都是值得的。

经过两年多来与脱贫攻坚队战友的共同努力,陇水村建起了大棚101个,年生产食用菌60万棒、摆棒10万棒,产值达26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500余人次;“温氏”养猪两年累计出栏3600头,创收220余万元;辣椒两年发展430亩,仅2018年产值就达35万元。此外,通组路建成4.5公里、产业路建成10公里,修建入户便道10.5公里;改灶48户、改水74户、改圈42户、改厕59户、庭院硬化137户、房屋维修62户、易地搬迁13户60人;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878人、减免510人,参合率达100%,2018年、2019年危房改造19户……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脱贫攻坚工作队为民办事践行雷锋精神的一个缩影。

铆足劲、再前进,破浪远航再扬帆

在县、镇两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陇水村“两委”、脱贫攻坚工作队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陇水村率先整村出列。产业发展能解决民生问题,教育则能从根本上拔出穷根。

2018年,青杠坡中学七年级的一名学生,由于父母均智力残疾,导致家庭没有劳动力,尽管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但这孩子早已没有了求学的意愿。学校在几番做工作无果的情况下,到驻村工作队寻求帮忙。此后,我作为副队长与其他驻村干部携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先后五次上门做该学生思想工作,告知教育的重要性,庆幸的是,这孩子最后选择了相信我们,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他被苏州技师学院录取,成为该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一名学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所说的。我与众多扎根基层的驻村干部一样,默默地用实际行动去践行,长期帮助那些无血缘关系的老弱病残和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练就过硬本领、矢志砥砺奋斗。今后, 我将继续坚持极深的为民情怀,始终怀着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决心,深入群众中,去访民情,听民意,办实事。

(作者:思南县教育局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 陈仕才 邹小丽 文祖钊 整理)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