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街道:培育一批产业 助力村强民富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沿河县

团结街道:培育一批产业 助力村强民富

2021-01-19 12:37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来自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团结街道办事处的脱贫攻坚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贫困发生率22.67%,有6个贫困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09户5020人,截至2020年底已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为0%。

团结街道属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贫困范围较广。要想群众致富增收,农业产业扶贫是关键。2019年以来,团结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全部下沉村组,有的放矢推动“产业扶贫”,采取“民心党建+合作社+贫困户+春晖社”等多种形式,盘活“三资”,全街道种植空心李1070亩、红心蜜柚430亩、南丰蜜柚279亩、油茶200亩。同时大力发展养猪、养鸡、养牛,种植辣椒、食用菌等种养产业,实现了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2020年度利益联结贫困户1227户3960人,分红资金共计33.9358万元。

盘活优势资产资源探索致富路

如何激活“待字闺中”的资产资源,让村级集体的耕地、林地、荒地等自然资源有效盘活,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团结街道依托实际,找准产业找准市场,让贫困群众产业致富的心气坚定、底气更足。

团结街道党工委明确由各村党组织牵头,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将属于村集体的耕地、林地、荒地等自然资源性资产进行有效整合,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转变利益联结机制,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红花盖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原属深度贫困村,已于2019年出列。过去由于劳动力少,且水资源稀缺,土地大多荒废闲置。

如今,在政策支持下,村两委带头呼吁大家进行土地流转,截至当前,已有50余户、800余亩土地完成了流转。所得的流转资金共3.2万元分发给了每户,而流转出的土地则成为了今后发展集体产业的重要资源,实现了资源变资产。

2020年,红花盖村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进贵州识礼农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红花盖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茄子100亩、南瓜50亩、空心李28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82人增收。

据悉,公司计划再发展2000亩以上空心李。公司的入驻,不仅为该村群众带来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农户还以土地入股分红,实现了公司、群众双方利益联结、互利双赢,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

“村里的养牛大户田文养着60多头黄牛,预计出栏15头,收入在10万元以上。为使利益更大化,今年,我们村党支部计划将其纳入红花盖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圈散结合,集中销售’的模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黄牛养殖带领农户增收致富。”红花盖村支书任江说。

组建专业合作社勇闯致富路

只有一步步发展壮大产业,才能让贫困山村找到摆脱贫困的产业支撑,才能彻底撕掉贫困的标签,通过富民产业引领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走进团结街道复兴村,青山绿水环绕,天空澄碧,远山含黛,景色迷人。比景色更美的,是分布在全村的各大产业合作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山上是规模达1200亩的空心李产业、年出栏1万羽的土鸡产业,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近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成为全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山腰是复兴佳勇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白山羊产业和复兴前龙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肉牛养殖产业。

复兴佳勇生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田永图谈起养殖过程,感到很庆幸。他说:“当初在建设栏圈时资金短缺,全靠乌江公司投入了帮扶资金25万元,才使我渡过难关。我2015年回家开始养殖山羊,现在有存栏山羊170多只,可收入10余万元。”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地选择扶贫产业,才能真正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看到希望。”团结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明认为,送钱不如送技术,培养贫困户一技之长,鼓励贫困户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挣钱的同时建设了自己的家乡,用自己的劳动换来脱贫的胜利,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了精神脱贫,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如今,全街道养殖肉牛260头、生态鸡3万羽,种植食用菌2万棒、空心李2500亩、南丰蜜桔369亩,利益联结贫困户588户2083人,助推6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

实施“强村带弱村”共奔致富路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产业+扶贫’之路,农民一份土地有多份收入。因地制宜培育产业,走‘产业+扶贫’之路,引进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产业扶贫普惠当地贫困户。同时,为了彻底拔掉‘穷根’?摘掉‘穷帽’,开展红星桥社区与谢家村为试点的‘强村带弱村’工程,抱团促发展。”团结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伟说。

围绕产业谋扶贫新路,谢家社区与红星桥社区结成帮扶对子,通过项目扶持、资源共享、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方式帮助谢家社区走出了一条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路。

团结街道谢家社区,虽然距县城仅5.6公里,但2019年以前谢家村(谢家社区原名)是深度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485人,其中未脱贫49户192人。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少数靠种养为生,收入普遍较低。

“由红星桥社区提供技术支持,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谢家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2.4万棒。”在谢家村食用菌基地,团结街道派任谢家村党支部书记沈之才介绍。

2019年底,谢家村食用菌已实现分红,每户380元。2020年在红星桥社区的集体帮扶资金注入后,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丰富食用菌种类,带动未脱贫户120户485人持续增收,实现了剩余贫困人口达到了出列标准。

村村有产业,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户户能增收……丢掉过去制约发展的沉重包袱,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团结街道正大踏步行走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文叶飞 施 平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