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聪慧编织甜蜜生活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勤劳聪慧编织甜蜜生活

——记“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张仕慧一家

2021-02-23 09:28 来源:贵州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在风光秀丽的龙川河畔方圆百里仡村侗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人张仕慧的名气很响,她勤劳持家、贤淑孝道更是成为周边地区人们的楷模。

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仕慧一家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只要认准目标,能吃苦,有恒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仕慧这句口头禅,已成为周边村寨人家教育子女、治家兴业的标尺。

美满温馨之家

张仕慧幼时母亲离世,家里姊妹多,14岁就辍学的张仕慧不得不撑起生活重担。1987年,22岁的张仕慧嫁到邻村丁长屯组邓家为长媳,公公婆婆身体欠佳,丈夫邓明友还有年幼的3个弟弟和1个妹妹,长嫂如母,张仕慧便承担起母亲一样的责任,负责家里的债务负担、负责弟妹的学习、婚娶等一切事宜。

丈夫邓明友有木匠手艺,通常是年初出门,年底回家,挣到的钱都交给张仕慧。

父亲邓光华患病卧床6年,张仕慧将就一个简易铺卷,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不论严寒酷暑,数年如一日,坚持替老人擦洗身子,给老人做饭,再累也要陪老人拉拉家常。

家里人都说,30多年,邓家担子都是张仕慧担着。张仕慧说:“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各家各户都好起来,这样才是幸福之家!”

眼下,78岁的母亲徐学伟身心健康,颐养天年。女儿邓楠在北京工作,儿子邓凯在贵阳工作。

一个当时在村里条件最差的家庭,在张仕慧的苦心、耐心、精心、诚心操持下,生活过得虽苦却有序。一家人相亲相爱、和睦团结,苦日子慢慢过成好日子。张仕慧贤惠善良、敬老爱幼的家风美德,在当地影响了不少家庭。

带领村民致富

如今的大屯村,整洁宽畅的硬化村道,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花香四溢的农家院落……

嫁到邓家后的第5年,有一天,女儿邓楠一句“妈妈,我捡到的西瓜皮吃起来好甜啊!”这一句话深深刺痛张仕慧,因为穷啊!

那些年,大屯村安装远程教育设备,张仕慧学到了西瓜种植技术,在自家地里种植西瓜,这让张仕慧初尝产业调整的甜头。

“1996年,我用800块钱买了两头耕牛,后来,一个‘牛生意人’出1300块钱买我的牛。”张仕慧说,之后她也开始学做牛生意。

2000年,她贷款2万元购买12头小肉牛饲养,获利3万余元。2009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她向亲戚朋友筹款5万余元,建起“大屯村张仕慧养殖场”,种了25亩草,养了80头肉牛,当年,一共出栏50头牛,年利润达10万余元。

自己赚了钱,张仕慧不忘乡亲们,便与周围群众分享经验,传授西瓜种植技术、肉牛养殖技术,带动周边10几户人家年增收达2万多元,通过养牛走上脱贫致富路。2011年,她的肉牛年出栏数达到112头,收入60多万元,赢利20万元。

“养牛能人”张仕慧的名字传遍十里八村,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乡,发展肉牛养殖。

不仅如此,在贵州省农科院和石阡县林业局等部门帮助下,她的林下种植竹荪菌试验成功,种植的40多亩竹荪菌创收24万元。

成功后的张仕慧并没有“私藏”技术,花桥、五德、中坝等乡镇乡亲来“取经”,她毫无保留“送宝”。如今,石阡县竹荪菌种植面积达170多亩,带动100多人就业,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5万余元。

在张仕慧带动下,自2014年以来,大屯村先后涌现出祝光明、祝运江、王云华、熊峰等20多位创业能手,产业涉及蔬菜、水果、稻田鱼、牛蛙、蜂蜜等等。

老技艺焕发活力

最初,乡亲们觉得张仕慧带着村里的老人重搞竹编工艺,只是为了帮助老人挣零花钱,而如今,看见生意越来越好,大家觉得这是让传统竹编这一老技艺焕发活力,得以传承。

早在2012年,大屯村所在的石阡县龙塘镇万亩省级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区逐步壮大,采茶需求旺盛,张仕慧了解到石阡县各大茶叶加工厂需要大量的簸箕等竹编制品,而采茶器具大多数只能从外地购买,随即萌生开竹编厂的想法。

2013年,张仕慧在福建考察中发现,竹编厂的边角料可以变废为宝做成竹荪菌,让她看到商机。

“竹编师傅有活干、有钱挣,茶农们的采茶工具也解决了,两全其美!”张仕慧将数年积蓄30万元买了设备,建起慧萍竹韵编织厂。同时动员村里老人做竹编手艺师傅,大师傅每月能领到2500元固定工资,在家照看孩子的老人、妇女学徒每月能够领到2000元工资。

一传十、十传百,周边中坝、五德等乡镇的师傅慕名而来,竹编加工厂发展越来越好。直到2017年,竹编厂已带动35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村民实现就业,竹编制品远销湖南、四川、仁怀等地,手艺师傅平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2019年,慧萍竹韵编织厂收入达到63万元。“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20年,张仕慧当选为大屯村党支部副书记,她的心愿是:带着乡亲一起致富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产品市场,让传统古老竹编技艺得到传承。(文叶飞 潘佳本)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