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区正光社区贴心服务让搬迁群众“安身”又“安心”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碧江区

碧江区正光社区贴心服务让搬迁群众“安身”又“安心”

2021-04-13 10:59 来源:铜仁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走进碧江区正光街道正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只见一幢幢红黄相间的楼房整齐划一排列着,干净整洁的小区内,物业公司的员工正忙着移栽绿色景观树苗,搬迁群众悠闲地散着步,小孩们在广场边嬉戏玩耍。入目即是一幅人居和谐、现代气息十足的城市生活画卷。

正光社区占地约756亩,有安置房70栋4178套,总建筑面积66.9万平方米,共安置来自沿河、松桃两个县的搬迁群众4178户20118人,是我市单体安置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近年来,该社区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环境作为后续扶持的关键一环,扎实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服务持续完善安置区内3所学校和卫生服务室建设,增强师资、医资力量,配置优质的公共服务。突出保障优质化,在正光社区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四点半”课堂,残疾人阳光幸福家园,并依托“四安家园”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助老、助幼、助残、助孤、助病、助独、助特“七助”服务。建立正光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就业服务、民政服务、邻里纠纷调解、合作医疗缴纳、电费收缴、水费收缴等6个志愿服务岗,并设置社情民意收集点,社区群众步行10分钟内能到服务大厅反映诉求,10个小时内限时办结,进一步促进社区搬迁群众公平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

就业建立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就业“一人一档”、产业发展平台、大数据平台、就业供需平台的“一心一档三平台”,全力保障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稳步增加搬迁群众的收入。通过建立社区就业培训服务中心,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劳动力属性、文化水平、工作经历、就业意愿等要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截至目前,共举办各项技能就业培训46期惠及搬迁群众2350余人。探索“354”就业模式。通过“三个载体”齐联动,摸清就业底数,“五个渠道”强输送,提升就业基数,“四项措施”促稳定,巩固就业质量。目前,正光社区已实现劳动力就业9943人,就业率95.65%。

安居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不断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提高治安能力。组建“民警+社区+物业”联防巡逻队3支,开展巡逻500余次,集中开展整治赌、骗、盗等活动6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100余起。设立社区治安站2个,配备警棍、高光手电各10支,设立社区综合治理中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车辆闸道系统、全方位覆盖社区每个角落。坚持“网格化+N”管理模式,建立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管理体系,将社区无职党员定人定岗,融合进入功能党小组,设置干群连心牌273块,明确各职能直属的党员干部和便民服务单位人员,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社区楼栋微信群70个,设立天翼大喇叭11个,实现民意诉求、政策宣传无缝衔接。

文化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文明创建、文体娱乐、文化传承、心灵滋润“五个行动”,进一步提升移民群众的归属感。依托安置点城市生活体验第一课堂、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平台,开展城市生活科普体验、“星火微志愿”等行动,引导搬迁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安全意识,更快适应城市新生活。成立正光社区文化协会1个,组建4支文体队伍,开展“庆国庆·中秋”“猜灯谜、闹元宵”等一系列节日慰问活动,发放礼品500余份,慰问群众1000余人次。举办“青春助力·亮出未来”等一系列关爱表演活动,惠及搬迁群众4000余人次,不断丰富移民群众文娱生活、精神文化。为了让故土难离、乡愁难忘的搬迁群众记住原居住地人文风貌、传统习俗,建设正光社区感恩记忆馆,展示沿河、松桃等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把文化和乡愁一起“搬进”安置区。

共建充分调动党员、换届选举后备力量、致富带头人、大学生等志愿工作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形成群策群力的强大合力,搭建起一座社区与搬迁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共谋社区发展大计。目前,设置“张承源式志愿服务岗”8个,服务群众300人次,五个功能党小组覆盖党员41名,开展相关活动5次,联村1个,联校4个,联企8个,共开展活动1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50个。始终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截至目前,该社区“居支三委”成员共12人,楼栋“四员一长”共350人,转入预备党员2人,发展对象3人,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一岗三联五组”服务体系,形成为民服务的强大组织活力,勠力同心让搬迁群众既“安身”又“安心”。(彭玲娅 龙春霞)

责任编辑:杨志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