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磅礴
首页 旅游频道 景区推荐

梵净山,磅礴

2021-05-20 14:41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如果,人们打开中国电子地图,那么,“武陵正源”梵净山犹如一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大西南引人侧目观瞻。

巍巍武陵,最美梵净山。梵净山,被誉为武陵山区的“璀璨明珠”,因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美”“生态过程”等价值,而名扬天下,享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中国著名弥勒菩萨道场、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其生态植被保持完美,千百年来自成一体。

梵净山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相得益彰,是一座融生态原始、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于一身的名山。

2018年7月2日,梵净山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因为它的“申遗”成功,贵州成为了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

2018年10月17日,梵净山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而成为桃源铜仁的“首席风景区”。

声名远播的梵净山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最近,浩瀚苍穹中有颗小行星成功命名为“梵净山星”,它是全国以名山大川命名的第四颗行星。

冬季寒流来袭,梵净山因一条刷屏新闻而再度升温:2019年11月8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把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215021”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

从2018年6月开始,江苏苏州市科协联合我市政府办、市科协、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等单位部门,提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215021)小行星命名为“梵净山星”,经过多方携手努力和严格审核程序,铜仁最终于梦想成真拥有了“梵净山星”。

从此,贵州第一名山梵净山的名字镶上了太空星辰,天上人间交相辉映,把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球环境安全的美好愿望,如同灿烂的星光那样洒向人间!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因此,这对丰富梵净山品牌内容和内涵,扩大贵州、铜仁、梵净山这些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引领铜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穿越时空,这场梵净山和“星星”的约会留下真情重头说——

215021号小行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9年1月26日在盱眙观测站,用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并得到世界上多个天文台的大量观测证实,当年即获得国际编号。

10年后的今天,215021号小行星经过苏州牵线搭桥下结缘梵净山,而215021正好是苏州的邮政编码,“梵净山星”由此成为了苏州和铜仁东西扶贫协作中的友谊见证!

“梵净山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202的椭圆轨道绕着太阳运行,它在轨道上平均每日以158万公里(18.3公里/秒)的速度奔腾前进。由于地球也在以每秒29.8公里的速度绕日运行,因而从地球上看上去,“梵净山星”只是在星空中显示出缓慢的移动,发现之时该星在狮子星座运行,当时距离地球只有1.86亿公里,恰好走到离地球比较近的地方。“梵净山星”绕太阳一周需4.36年。假若,将来有宇航员到太空中的“梵净山星”去住上一年,那么,当他回来时,地球上的人们已度过了五度春秋。

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令人遐思悠悠。而今,“梵净山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念想,在它冷寂的躯体上蕴藏有宝贵的矿藏,是镍是铁?还是白金、黄金?这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探测。

人们的期待和愿望,链接并超越着梦想。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已成立了好几个行星资源公司,正在积极筹划到小行星上去采矿,去开发宇宙资源,去探索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奥秘等等。

14亿年前,一片海岛冲破海面,形成层峦叠嶂的山峰。而后,大自然鬼斧神工创作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梵净山。

行进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梵净山,其独特的地质、生态、生物、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绵延逶迤的山峦身披绿装,宛若一座绿色岛屿,其主峰凤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栖息在这里怡然自得。

14亿年后,跨越星辰大海,梵净山和“星星”来了一场美丽的邂逅。而这一切缘分,是遇见美好、奔向未来的开端。

据铜仁巿科协科普部负责人杜凌介绍,“梵净山星”的命名,与梵净山自身的名气和价值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苏州与铜仁的缘份。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从古至今繁荣发达的“人间天堂”。铜仁,深居武陵山腹地,是有着丰富资源和优良生态的“桃源胜地”。

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苏州与铜仁,这两个相距1500余公里的城市,跨越万水千山,结成了“亲戚”,依托梵净山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苏铜两地文化旅游扶贫帮扶模式,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兼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两地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而“梵净山星”的成功命名,正是苏州和铜仁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努力的结果。旨在丰富梵净山品牌的内容和内涵,扩大“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梵净山”等品牌的影响力,提升景区附加值,丰富旅游业态,增加科普元素,促进产业发展,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从2015年开始,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就到铜仁对梵净山进行命名申报考察。2018年6月,苏铜双方有关部门签订了协议。以此,为“梵净山星”成功命名开启了帷幕。

“一直以来,苏州市科协在科技支撑、人才培养、项目争取等方面,全方位给予铜仁最大力度的帮扶,梵净山星的命名,苏州市科协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杜凌表示,正是因为有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大前提,才促成了争取工作尘埃落定有了“梵净山星”。

“地上有座梵净山,天上有颗‘梵净山星’,二者遥相呼应。得到国际相关组织的认可,以梵净山命名的小行星,这是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自身价值的巨大升华,再次提升了梵净山的知名度。同时,梵净山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唯一‘绿宝石’、是世界同纬度保护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它突出的普遍价值,体现了梵净山自身的魅力。”市政府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市申遗办专职副主任周文庆直言,“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梵净山星,备受关注,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但是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好梵净山,如何利用各项殊荣守护好这座世界唯一的生态孤岛,以此来进一步促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让梵净山光芒永绽。”

“梵净山星的成功命名再次提升了金字招牌梵净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次彰显了梵净山自身的魅力和价值,这为梵净山文化旅游做强做精带来良机!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从此,仰望天空就有了方向,在浩瀚宇宙中追寻梵净山星是梦想、是期待,更是幸福!”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车文兴获悉消息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北纬27°47′~28°02′,东经108°36′~108°49′。

这是崇山峻岭中间大山的世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梵净山的神奇。莽莽绿色森林,既是大自然的特别馈赠,又归功于梵净山特殊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们对其坚持不懈的呵护。

在广袤的武陵山腹地,有一块绿色的特别台地,是中国黄河以南最早从海洋中抬升为陆地的古老地区之一,也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斜坡上的第一高山,它就是闻名遐迩的梵净山,其总面积有567平方千米,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山体垂直高差达2000米以上。

横跨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的梵净山群峰竞秀,拥有地球同纬度上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这里繁衍生息着5000多种生物,其中,不乏第四纪、第三纪甚至更早的白垩纪时代的古老动植物种类,素有“生态王国”的美誉,先后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保护网成员等。

在生物的多样性方面,梵净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一座绿色基因库,是多元化动植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其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大约7000万年至200万年前的古老珍稀孑遗物种、国宝级珍稀动植物。

梵净山拥有完整独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5000多种生物中,珍稀生物就有2000多种。在世界上四大金丝猴种群——怒江群、川群、滇群、黔群中,黔金丝猴独居于梵净山,这里成为动植物繁衍成长的天堂。

梵净山“申遗”保护地和缓冲区范围涉及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7个乡镇22个行政村,总面积77514公顷,其中,保护地面积40275公顷,缓冲区面积37239公顷。现共有居民5692户,21905人。梵净山提名地包括除了东北角拓展涵盖了小面积国家级公益林保护地,完全位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印江洋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内。

原始的梵净山保存了动植物生活、演变的良好生态过程。地球同纬度上的许多其它地区都变成了浩瀚的大沙漠,唯独梵净山是这一纬度上的“绿宝石”和生态“孤岛”。其生命进化记录和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包含了地形学或地质学特色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具有独特的山地生态系统,记录了地方特有物种在长期环境和气候变化过程中的演化过程。

珍藏着亿万年的精彩演化史,以倾国倾世之美展示风云变幻的迷人身姿,这便是生态的梵净山。

梵净山处在中亚热带的潮湿地带中,是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保留着自全新世和第四纪冰期以来的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明显的植被垂直光谱和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其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高达12万至18万个,繁衍着野生植物和动物7154多种,其中,植物4394种、动物2760种,它“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基因库”的美称名至实归。

梵净山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以上级别植物49种、动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7种、动物38种,是亚热带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栖息地。

梵净山最具灵性与声望的是黔金丝猴,它们独居于梵净山区的江口县月亮坝、柏子坪、凤凰山,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岩高坪、泡木坝和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亚盘岭、淘金河等地,总数800只左右,是濒危度最高的金丝猴种群。

梵净山历经了14亿年的沧海桑田,至今仍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绿洲。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物种最丰富的热点区域之一,是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唯一的栖息地和分布地,是水青冈林在亚洲最重要的保护地,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等,它展现和保存了中亚热带孤岛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样性。

“听到天上有颗小行星命名为梵净山星,我们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这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山命名的行星,这非常难得和珍贵。在命名申报之初,我曾参加过苏州市科协来铜考察命名工作座谈会,知道申报命名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还需要专家的认可和国际组织的批准,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次申报成功各方都付出了很多努力。”铜仁学院校长助理、研究员杨传东聊起梵净山如数家珍,“梵净山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绿洲,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今年初评选出的2019年全球最值得到访的28个旅游目的地中,贵州梵净山位列第三,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景区。此次梵净山星命名的成功,也说明了其不可代替的唯一性,凸显了梵净山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提高‘梵净山星’的知名度和关注度,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事研究梵净山工作几十年,看到梵净山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自身附加值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非常高兴!”

天上的星,地上的景,从此,梵净山不止地上有,在浩淼的天空中,还有颗“梵净山星”熠熠生辉!杨传东表达的心声,代表了无数为梵净山追梦不息、奋斗不止的人们的心声。浩瀚星空,“梵净山星”熠熠生辉。苍穹之下,“梵净灵山”名扬九州。

青山相邻、绿水为伴的梵净山魅力独具:采黄山之奇,集峨眉之秀,聚华山之险,撷泰山之雄等。翘楚武陵山、放眼大美中国,梵净山是多彩贵州、桃源铜仁的金字招牌。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最近几年,我市坚守“两条底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贵州打造“山地公园省”的发展目标和“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文化旅游品牌定位,紧扣省委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一区五地”奋斗目标,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形成了“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一张图、一盘棋的大格局,最终推动全域旅游协调高质量发展大手笔。

梵净山是黔东旅游“大哥大”,先后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保护利用模式得到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的充分肯定,“乡村旅游扶贫铜仁模式”在全国作经验交流推广。

据调查,全市目前共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16个、4A级旅游景区11个、5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试点单位2家;四星级酒店8家、三星级酒店18家;标准级以上旅游村寨33家、农家乐78家、乡村旅游客栈31家。

今年10月12日,市委书记陈昌旭在铜仁市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对铜仁全域旅游发展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并向来自全球各地的领导、学者和宾朋娓娓道来铜仁旅游新态势:旅游主体指标向好、旅游景区建设持续向好、旅游服务质量持续向好、旅游开放合作持续向好、旅游综合效应持续向好,等等。

这是一组见证了铜仁旅游“突破峡谷”茁壮成长的数据: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从2016年的4400多万增加到2018年的9094万,旅游收入从347亿元增加到740多亿元,都是40%以上的井喷式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抢抓省里“1+5个100工程”建设机遇,全市上下整合40亿元,实施200多个项目;全市游客投诉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5%;2018年全市旅游业占GDP比重超过11%。全市有782个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分别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贵州旅游精准扶贫云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全市142家乡村旅游村寨(点)通过省级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扶贫十项工程累计带动5.7万贫困群众脱贫;与武陵山区湘西、怀化、张家界、渝东南等达成共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携手推进武陵山旅游大合作、大发展、大跨越。

2018年7月,梵净山“申遗”成功后更是名扬天下,来自各方的游客蜂拥而至,梵净山景区不得不发出“限客令”,控制每天上山的人流。

“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全市做乘除法!”我市决策层面对梵净山一票难求的常态重新调整了布局。眼下,正在全力实施“一带双核”旅游扶贫项目,打造铜仁全域旅游“新引擎”,旨在引领铜仁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多重效益”。

据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接待游客800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8.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08%和35.62%;接待过夜游客429.9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5.8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8.59%和170.86%,其中,入境过夜游增速列全省第一名。

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刘五星表示,天上有颗“梵净山星”,地上有座梵净山。这为铜仁进一步丰富梵净山景区文化元素,提供了契机。我市将围绕“梵净山星”,结合梵净山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好做活很多文章,开发“梵净山星”系列文创产品,建立科普观测站,增加景区科普点等。在兼顾保护与合理开发的过程中,以“梵净山星”为出发点,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掀起铜仁天文科普热潮,从而带动铜仁景区“旅游+科普”模式全面开花,推动铜仁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实现铜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福祉一方百姓。

“市委二届八次全会高度重视梵净山的保护管理,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梵净山的重要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作为梵净山管理机构,我们倍受鼓舞、倍增信心、倍加动力!我们坚决贯彻新理念,砥砺前行。深刻认识梵净山的保护管理是一项完整的、长期的重要工作。将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打破‘制度壁垒’,联通‘管理隔阂’,连接‘资源孤岛’,从而释放梵净山生态潜能和价值,提升世界品牌的影响力;坚决建立新体系,统筹推进。建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坚定制度自信,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创新工作方法,掌握高科技手段,统筹推进梵净山发展;坚决打造新格局,高质量发展。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规定,打造梵净山保护管理的新格局并统筹兼顾大发展和大保护,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社区创业,从而保证群众能够享受到发展的红利。”梵净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鲁文俊信心满满,“全面落实市委二届八次全会的各项部署,建立全新体系统筹大发展和大保护走前列、做示范、当龙头,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为推进铜仁‘一区五地’建设而努力奋斗!”

桃源铜仁多盛景,其中,“一带双核”代表了铜仁全域旅游的精华,承载着“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远方与诗”。

在梵净山“申遗”和创建5A景区成功后,我市响亮提出把万山汞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标,同时推进万山朱砂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提升万山朱砂古镇旅游景区品质,让“千年丹都·朱砂古镇”更加美魅,持续添彩桃源铜仁。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当前,我市正在紧紧围绕“一带双核”发展战略,按照“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的发展思路,以旅游为体、文化为魂、以生态保护为底线、综合交通为先导、配套服务为保障,切实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征,逐步构建以文旅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纵深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

“全域旅游、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旅游业发展大有希望、大有可为!我们要聚力推进铜仁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激发铜仁旅游发展潜力,释放铜仁旅游发展活力。培育铜仁经济增长新动能,助推脱贫攻坚巩固全面小康,以高质量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市委书记陈昌旭、市长陈少荣说,“梵净山‘申遗’成功和梵净山星带来的“红利”,加快打造文化旅游胜地,为多彩贵州旅游再添精彩,为大美中国再增贵州新元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推动文化铜仁建设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今后3年,通过实施文化铜仁建设“八大行动”,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中提升铜仁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服务力、创造力、创作力、竞争力,将铜仁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文化特色鲜明、文化生活丰富的文化旅游胜地,为“一区五地”建设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置身于草木葳蕤的青山中、波光粼粼的绿水边,流连在“贵州十大最美河流”之一的锦江河畔,仰望星空追寻“梵净山星”,充满诗情画意的绿色铜仁是一首诗?还是一支歌?或是一幅画?……从此,一个梵净山在铜仁,一个梵净山在天上,一个梵净山在心中。贵州有5颗“星星”镶嵌在浩瀚苍穹

近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将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215210”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梵净山星”。自此,在浩瀚的宇宙中和贵州有关的“星星”达到了5颗。

第一颗叫“贵州星”。“贵州星”是一颗以贵州命名的小行星,这是我国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年3月17日发现的。第二颗叫“平塘星”。2013年5月23日,宇宙中编号为第92209号的小行星正式以贵州省的一个县名称来命名。为了纪念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落户”平塘县,根据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建议,国家天文台决定将1999年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平塘星”。第三颗叫“黔南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2016年4月22日公报命名的“黔南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7年9月26日发现的,国际命名为:24956。这次以“黔南星”命名,是因为贵州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所在地。

第四颗叫“南仁东星”。南仁东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天眼”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20多年矢志追求、呕心沥血,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9月25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责任编辑:冷晓意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