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沿河县大坪村党支部:带领搬迁户走出深度贫困村 踏上致富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沿河县大坪村党支部:带领搬迁户走出深度贫困村 踏上致富路

2021-08-04 10:33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大坪村党支部有13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支部班子成员4人。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1584人,国土面积9.96平方公里。

近年来,大坪村党支部大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动员247户1253人易地扶贫搬迁,占中寨镇搬迁人口的22.7%。同时,带领未搬迁党员群众发展烤烟、辣椒、金刺梨种植,白山羊、蜜蜂养殖等产业。

心系群众扛使命

大坪村地处边远,据中寨集镇中心22公里,据沿河县城105公里,西接德江县、北邻务川县,位于国家级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产业和基础设施薄弱,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是全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村内群众因生存条件恶劣,纷纷“走西口”长期固定在外务工,其中仅在遵义湄潭务工的就高达108户627人,在湖北当阳务工的有14户61人,工作量大,难度更大。面对这样的村情和实际,大坪村党支部迎难而上,围绕实现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工作任务,多次奔赴湄潭、当阳等地,摸排村民生产生活状况,狠抓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落地落实见成效,特别是抓住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机会,确保大坪村在2020年实现整村精准、精彩出列的目标。

抓住搬迁好政策

“多亏听了村干部的话,不然哪有现在的好日子。”村民陈佐江坦言。该户7人于2019年底从村里的木房搬进城里楼房,家庭劳动力有了稳定工作,2019年实现稳定脱贫。然而,当初反对整村搬迁的村民里就有陈佐江。

开展养蜂产业

为啥搬?大坪村土地稀少,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易地搬迁是好政策,必须抓住机会。”2016年开始宣传动易地扶贫搬迁的时候,大坪村党支部就下定了决心。

然而,祖祖辈辈在大山里住惯了的村民,有的故土难离不愿走,有的担心离开老家没有地种,有的觉得住楼房不自在,面对部分群众的担忧,全村要实现整体搬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陈佐江上有老下有小,全靠夫妻两打零工养活,“不敢搬,老家生活成本不大,到了城里开销就大了,真怕活不下去。”陈佐江说。为了扫清走出大山的心里障碍,支部带着扶贫干部摸排、动员,再摸排、再动员,一家一户做工作。搬迁后有配套学校、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工作问题村里会帮忙协调对接,一趟又一趟入户,一次又一次说服,可以说“走断了腿,磨烂了鞋”,终于成功打消陈佐江一家的顾虑。

为了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支部还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组长等骨干到安置点参观考察,当面答疑解惑。眼见为实,村民心动了,200多户全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顺利搬进了新居。告别陡峭的山石路,易地搬迁让大坪村村民开启新生活,安置点内,幼儿园、小学、诊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多措并举搬得出

大坪村是“易地搬迁村”,村民签订搬迁协议后,搬迁任务又到了拆除旧房“啃硬骨头”的时刻,全村有近200多户搬迁群众因各种原因,不愿拆除旧房,攻不下“山头”,“搬得出”就成了空头支票。村支部一方面研究政策、吃透精神,把政策写成通俗易懂的口号,用大喇叭广播,入户宣传,组织群众到已经完成搬迁的村子参观。

另一方面,深入了解村民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合理要求和生活困难。最终做通了所有搬迁户的工作,于2020年6月底全部拆除大坪村已搬迁户的旧房,在拆除旧房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棘手的矛盾纠纷,没有一户进行上访,没有一人受伤,做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实现了所有搬迁群众真搬实住,达到了易地搬迁“搬得出”的目标。

抓就业促增收

“搬得出”只是第一步,能否“稳得住”才是关键。为了让搬迁群众找到新饭碗,大坪村支部带领全体驻村干部、村干部遍访贫困户对接要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组织食用菌加工生产、建筑临时工等技能培训,对接有关厂家、企业,通过外出务工、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让不少村民成了“上班族”。“抓就业促增收,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放松”,大坪村支部会议明确。大坪村未搬迁的人口中,收入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为此,村支部根据大坪村特有的地理优势,结合群众多年积累的养蜂经验,动员群众集中开展养蜂产业项目,争取到项目资金25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建设了5个蜜蜂养殖场,聘请5名贫困村民作为管理员,通过养蜂产业实现人均劳务收入在1万元以上。

烤烟种植1

此外,在大坪村今年还实施了辣椒、向日葵、烤烟种植,办起了养兔产业,为大坪村群众多渠道增收,增添了致富门路。

继往开来开新局

2020年来,大坪村党支部大力发扬文伟红精神,继承文书记遗志,坚持“搬出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未搬群众生活好有保障”的思想,在稳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前提下,家家户户实施了房前屋后硬化和改厨、改厕、改圈,大力帮助未搬迁群众搞好室内外环境及公共环境卫生,并在公路两边栽种绿化植物红籽12公里1.5万余株,建设了大坪村生态停车场,修建了“大坪乡愁馆”,带动乡风文明的同时美化了村庄环境。并围绕以建设大坪村班子队伍为首选,在工作开展中,坚持愿意为群众办实事为前提,着力培养能干事、会干事、有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为致富带头人,把群众公认、乐于奉献的村级能人及党员作为后备“村支两委”来培养,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5名,后备村干部5名,着力提高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为大坪村下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大坪村从本村实际,本村文化开掘,找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大坪村不仅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还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文化特色。现大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4800元提高到2020年79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4年0元增长到2020年12万元。2020年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57.13%下降到0%。(张丹妮编辑整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