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党支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托起群众小康梦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党支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托起群众小康梦

2021-08-10 10:57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家家栏中牛儿叫,户户春风满面笑,坳田村产业正兴、人气正旺。近年来,德江县委县政府把肉牛养殖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建立肉牛养殖产业园区推广“合作社+牧草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肉牛特色产业。

平原镇坳田村就是依托养牛主导产业相关配套设施,抢抓政策机遇,以发展“肉牛+饲草”为主线,采取“小规模、大群体、分户养、集中销”模式,大力推行“村社合一”养殖模式,利用村集体资产,由村“两委”示范引领带动,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导经营,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联社法定代表人,按照投资比例分红,不断培育壮大养牛产业链,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突出三个功能,建强组织堡垒

坳田村党支部聚焦建强基层党组织,围绕强化政治功能、发展功能、服务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双向培养强化政治功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做到党员、村干部人人掌握养牛技术,至少领办创办1个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社,联系带动1户以上农户增收致富,着力打造“牛党员”“牛干部”。

交叉任职强化管理功能。推行村党支部书记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交叉任职,党员、村干部同时担任合作社管理人员,从而实现村党组织对农村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工作指导。村“两委”班子率先带头入股,整合各方资金,集中建设圈舍,发展肉牛产业,带动群众投身肉牛养殖。

党建引领强化服务功能。党支部和合作社干部深入开展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的“两走进”活动,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传帮带”作用,通过代购代售、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帮助群众解决肉牛购买技巧不成熟、饲养技术不精准等问题,把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带动群众发展肉牛产业。

创新三种模式,增强内生动力

小规模,确保风险可控。通过散户养殖,既解决了肉牛养殖投入成本高、资金量大、融资难问题,又解决了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生产成本等实际问题,达到了“小而精”的养殖效果。

大群体,确保群众受益。把肉牛养殖作为主导产业,群众把肉牛产业视为主业,利用自家劳动力喂养肉牛,省去了聘用工人等巨额开支,既节省了喂养成本,又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了家家户户养牛、抱团发展的局面,全村绝大部分家庭开支都用在了“牛身上”。

分户养,确保资源禀赋。家庭农场居家而建,自己参与经营管理,精心饲养,悉心照料,用心发展,真正把肉牛养殖当做是自家的唯一收入来源,依托自身劳动力和资金规模,以及能力水平,稳步扩大养殖规模,确保生态承载力,以及资源充足、供需平衡。

搭建三个平台,促进滚动发展

搭建发展平台,壮大经营主体。坚持以园区示范带动,充分整合集体经济资金、社员入股资金、肉牛产业基金“三金”资源,全面盘活村级资产和社会资源,不断壮大经营主体,有效破解资金难题。

搭建技术平台,推广先进经验。坚持“线上+线下”构建技术服务,线上建立网络工作群,将技术培训站点建在移动端,实现技术共享。线下通过园区邀请、电话咨询等方式扩大技术覆盖面。建立技术服务团队,坳田村养殖实训基地与铜仁职院农学院深入开展共建合作,签订合作战略协议,为养殖户搭建技术实训平台。

搭建市场平台,保障群众利益。充分发挥“牛经纪人”的作用,实行统一登记、管理、培训、培养,为养殖户做好供销一体化服务。依托毗邻凤岗、务川、绥阳、复兴交易市场和杭瑞高速过境临镇煎茶等地理优势,通过定点销售、定时销售、预定销售等方式,打造生态牛品牌,拓宽市场渠道。

创建三个载体,联姻共促发展

创建帮扶队伍载体,整合力量帮扶。坚持选派尖兵强将参与结对帮扶,集中优势兵力帮助沿河县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根据实际选派懂肉牛养殖经验的人员赴沿河县后坪乡丝毛坝村开展结对帮扶。

创建支部联建载体,整合资源帮扶。采取坳田村党支部与斯毛坝村党支部联村创建“村社合一”模式,结合坳田村肉牛养殖优势,整合资源开展帮扶,有效提高帮扶成效,同时组织丝毛坝村、坳田村“两委”成员定期开展互帮互助工作交流制度,确保资源共享。

创建养殖模式载体,整合技术帮扶。继续推广“小规模、大群体、分户养、集中销”的坳田肉牛养殖模式,按照“统一建圈、统一购牛、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统一核算”的“五统一”模式,采取“1+1+N”的具体协作措施,按照“5311”利益联结方式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助推贫困村脱贫。(杨华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