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坚持党建引领 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江口:坚持党建引领 打好基层治理“组合拳”

2021-08-26 10:54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你的山好高,你的路好远,你的云好白,你的天好蓝,你的水好清,你的花好艳,你的人好美,你的歌好甜……”

伴随着《梵净山》美妙的歌声,今天笔者来到了坐落在梵净山脚下的小县城--江口,《梵净山》的歌词是这个幸福小城的真实写照。

江口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民心党建”为统领,聚焦“治理有效”目标,通过“民心党建+三长制”“民心党建+组委会”“三治融合”多种乡村治理体系,乡村风貌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整治,乡风文明得到改善,一幅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的美丽画卷在江口大地徐徐展开。

太平镇快场村一社四中心

“民心党建+组委会”聚力,走基层治理新路

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如何管理好这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江口有一套独有的治理体系--“民心党建+组委会”。主要是在不改变乡村治理格局的基础上,以村民小组为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成立组委会,推动村民自治下沉到组,让基层自治力量在村民组集聚,让管理服务在村民组落实,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自己说了算、自己组织干、自己监督看”,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昔日,太平镇快场村是有名的穷旮旯,环境差、路况差,村民们下雨天出门,鞋底上的泥都能有三尺厚,有的村民组内甚至连路都没有,只能沿着河沟走。如今,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木屋分布在绿浪起伏的竹海之中,干净宽阔的联户路犹如蜘蛛网向四面八方延伸,庭院中的汽车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一切,都离不开组委会的功劳。

“组委会组建之初,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所欠缺,对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组委会建设。”快场村党支部书记郑云清介绍说,“明确村‘两委’成员分别联系指导2-3个组委会,定期深入宣传方针政策,指导工作规范开展,同时采取组织组委会成员赴民和镇韭菜村、闵孝镇长岗岭村学习考察,建立健全组委会成员列席村“两委”会议机制,代表村民表达诉求、争取利益。”

“以前,我们村没有成立组委会,村里面的事务我们都不能直接参与了解,有时候我们老百姓的诉求也得不到及时解决,但是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村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组委会,组委会成员有党员、教师、致富能人、退休公职人员,他们不仅及时解决了我们的生活诉求,还带领着我们这一帮人发家致富呢!”太平镇快场村村民徐勇激动地说。

太平镇快场村只是江口县推行“民心党建+组委会”的一个缩影,该治理模式助推乡村善治的探索与实践案例,获得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最佳案例。截止目前,全县共建立组委会1620个,实现村民组全覆盖,在助推乡村振兴的答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态宜居乡村

“民心党建+三长制”塑形,开环境整治新局

盛夏时节,走进江口县怒溪镇,一路上,随处可见宽敞洁净的联户路延伸到家家户户,清澈见底的河流波光粼粼,依山而建的农屋错落有致。马路上,笔者看见一群人正在路上拿着笤帚打扫,带头人正是棉花村天堂组的护路员陈文志,他说:“我不仅是一名护路员,还是一名护林员和护河员,‘三员合一’后,我们每月有800元的工作报酬,而且每年政府还有一定工作经费补贴给参与护林、护路、巡河的人员,这一好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我们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近年来,怒溪镇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探索推进“民心党建+三长制”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有效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现有在册“三长”(路长、河长、林长)人员196名,护路55条240余公里。

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乃法,提起村里环境变化感触颇深,“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是我们村往日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在下雨天村内环境状况更是苦不堪言,但是现在,村里的河道清了、道路平了、村庄绿了,没想到我们一个村庄也可以这么美丽。”

河环城、城有林、路通户,江口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令人心神向往。但在几年前,因水域宽广不好治理,森林繁茂不好管护造成的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是江口的老大难,为彻底解决这一现象,江口县决定推行“民心党建+三长制”治理体系,在各乡镇(街道)设置护河长、护林长、护路长,并组织驻村工作队、党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各类人员定期开展护路、护林、巡河活动,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拥有了“地净、山青、水绿、天蓝”的美丽村貌。

美丽乡村

“三治融合”铸魂,谱乡村治理新篇

“维护社会安定,不搬弄是非,不搞家族宗派,不侮辱诽谤他人,不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桃映镇茶溪村村民李孟花正在看法治宣传小手册。

为了使法治宣传宣传深入人心、见行见效,桃映镇依托文化广场、道德讲堂等法治文化阵地,分批次举办法治培训班,培养学法达人、用法参谋、维权代理于一身的乡村法律“明白人”50余人次。成立法治志愿服务队,通过集中组织开展“法律下乡”等主题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引导党员干部学法、懂法、用法,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同时,整合乡村法律人才资源,创设13个村级人民调解室,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群众邻里纠纷、离婚纠纷、劳务纠纷、赡养纠纷等问题,通过公开听证、现场调解等方式推动群众信访矛盾纠纷阳光化解。

“互帮互助好邻里,互敬互爱好家庭”“言忠行,行笃敬”……在桃映镇,随处可见家规家风警句。这个有着13个村(社区)155个村民组的小镇,依托村规民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乡村“三风”教育。村民对照村规民约查不足、改陋习,用心用情共育“三风”,成风化人,共建新时代新农村新气象。

陋习得到遏制,弘扬正气是这个镇改善乡风文明的最后一步。桃映镇连续两年开展“桃映榜样”评选活动,2020年对“村干之星”“创业标兵”“脱贫先锋”“感恩奋进”“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进行表彰,两年共计选树了18位榜样人物,营造了人人尊崇榜样、人人争当榜样的良好氛围。各村(社区)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举办“星级文明户”评选、身边好人评议会、设立“积德榜”,多举措弘扬社会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崇善向德,潜移默化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见贤思齐意识,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实现了自我净化和升华。

重法治则社会和谐,重德治则人心齐顺,重自治则邻里和气。江口县始终坚持以法治、德治、自治推动乡村治理,构建了党建引领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谱写出独具江口特色的乡村治理新篇章。(梵江)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