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山净水谱新篇 旅游花开兴百业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梵山净水谱新篇 旅游花开兴百业

2021-10-03 13:07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位于武陵腹地的铜仁市,拥有丰富多彩的山水自然景观,更不乏绚烂多姿的人文风情。山岳形胜、天赋其位,铜仁成为旅游资源富集地。

近年来,铜仁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守好两条底线和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举措,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一流康养胜地,旅游业持续井喷发展。

1

贯彻新理念  舞活龙头兴旅游

旅游火热的金秋时节,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杨再发,看着每天客满热闹的景象不禁感叹:“家住‘金山’下,吃上‘旅游饭’,如今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

杨再发所说“金山”就是梵净山。但过去,梵净山下的村民却没少抱怨“命不好”,生在穷山沟,吃不饱、穿不暖、行路难。

彼时,巍巍梵净山,潺潺太平河,成了当地人心中的“拦路虎”,将山里的贫困与山外的繁华阻断,困羁于山的村民在有限的耕地上艰难“刨食”,一辈子在大山里兜兜转转。

2

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有千重山、万条水。千山万水孕育出秀美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享有“黔东门户”之称。

然而,虽有梵净山、佛顶山的雄伟壮丽,锦江、乌江的婉约多情,然而美的是景,穷的是人。

作为武陵主峰梵净山,栖息着7000多种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王国,拥有红云金顶、蘑菇石等壮丽多姿美景,却也仅止步于“闺中独秀”。

上世纪八十年代,梵净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但此时的梵净山下仅有2个宾馆,偶有游客入住。

正当铜仁的干部群众“一筹莫展”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同春风拂地,活络铜仁人的神经,打开铜仁人的眼界,让铜仁的干部群众豁然开朗。

铜仁不断深化对生态优势与发展潜力的认识,轰足绿色新引擎,推动绿色发展,谋划跨越赶超。

“我们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守好两条底线和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举措,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文化旅游胜地。”铜仁相关负责人说。

3

践行“两山”理念,铜仁重新把目光定格在梵净山,倾尽全力推进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2018年,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同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铜仁旅游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一山领舞,全域响应。沉睡数亿年的梵净山犹如蛟龙出海,终于“醒”了过来。几年间,黔东沉寂的山山水水纷纷被唤醒,成为绿色发展的不竭动力。

如今,再把目光投向梵净山下的梵净山村,数百户村民纷纷投身旅游服务业,其中,不乏年收入百万者。杨再发说:“梵净山就是一座‘金山’,所以我们把农家乐取名为‘金山脚度假山庄’。”

绘就新画卷  由点到面全域景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种了几十年地的德江县共和镇焕河村村民张晓芬放下锄头,在村口摆摊卖起汤圆。

嫁到焕河村27年,张晓芬出门要翻过村后大山,走两三个小时小路才到集镇,家里耕地少,传统种植收益低,日子过得紧巴巴。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脱贫攻坚期间,当地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对焕河村进行打造,建观光休闲亭、长廊,实施房屋维修改造等。焕河村焕然一新,成为“网红”打卡地、乡村旅游示范点。一到周末,数千游客涌入,还有很多重庆、湖南游客也慕名而来。客人多了,张晓芬在村干部动员下,在村头的休闲长廊上摆摊卖起当地美食,每天有两三百元收入。

4

像焕河村这样的旅游村寨,铜仁数不胜数,且各具特色。如果说梵净山、中南门是铜仁旅游的月亮,那么这些散落在黔东大地上的景区景点则如同点点繁星。

享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的铜仁,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让铜仁推动旅游产业化有了底气。全市按照“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发展思路,用好用活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厚重的红色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由点而面处处是景、时时可游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铜仁累计建设旅游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82个,遍布铜仁10个区县。今年,铜仁经省文化和旅游厅核准全市旅游产业化项目62个,截至8月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此外,有78个全省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含存量项目),签约资金317.91亿元。

5

目前,铜仁共有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A级旅游景区21个。此外,还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7个、市级示范点4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8个。

铜仁初步形成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康体休闲、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目前,有旅游市场主体2.6万余家。培育铜仁市交旅集团、梵净古邑集团、武陵景区公司3家市级龙头旅游企业,10家区县级龙头旅游企业和36家民营龙头旅游企业。

探索新路径  三产融合促“四化”

艳阳照射下,万山区朱砂古镇弥漫暖意,穿过古朴街区,读一段“汞矿业史”,徘徊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感受朱砂及工艺品的惊艳;同时,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旅客驻足美食区,尽享舌尖上“铜仁美味”,流连苗绣文化展示中心,品味苗绣的精美。

无论是朱砂工艺品给人以惊艳,还是舌尖上“铜仁美味”,亦或精彩绝伦的松桃苗绣,均清晰的告诉世人,铜仁旅游产业正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衍生新的供给。

6

旅游+农业。当旅游与农业发生碰撞,会产生怎么样的火花?在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我们找到答案:立足于丰富夜食、夜购、夜娱、夜游、夜养等夜消费业态,网罗碧江社饭、万山羊脚火锅、松桃卤味、玉屏油茶、石阡刨汤肉、印江绿豆粉、思南花甜粑、德江板鸭、沿河山羊火锅等舌尖上的美味,不仅让游客享受舌头上的“铜仁味道”,更让铜仁的农特产品走得更远更稳,助农增收。

旅游+工业。万山有近3000年朱砂开采历史。为改变以往朱砂工艺产业“零敲碎打”现状,万山打造集朱砂工艺品研发、培训、生产、检验、销售、展示于一体的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带动就业720人;松桃以苗绣旅游商品产业基地为平台,打造集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扶持松桃苗绣、苗银、苗服、苗茶、苗药等10余家旅游商品开发企业,为铜仁旅游工艺品增加新内涵。

旅游+康养。石阡佛顶山温泉小镇坚持以健康为主线,以温泉养生为切入点,做大做实“温泉+”多产业融合,涵盖“温泉+康养”“温泉+运动”“温泉+理疗”“温泉+苔茶”等;玉屏通过构建“农旅+文旅+康旅+体旅”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圈,实现旅游精品化、乡村精美化、文化精彩化、生活精致化、产业精细化、传播精准化。

7

铜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实施文化兴市工程,推动“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梵山锦水翩翩舞,旅游花开百业兴。铜仁扎实推进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一山一水皆成诗与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开辟新通道  从山到城“黄金线”

从梵净山的原始丛林里倾泻而下的太平河,清澈的河水缓缓流过山谷,绕过土家、侗家人的门前投入锦江怀抱,与中南门深情相拥。

如果说梵净山是一座“金山”,那中南门就是一个“宝库”。这里山水相连,山城相依,承载着黔东地区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和厚重的人文底蕴,是今人回顾铜仁历史、找寻乡愁记忆的一扇窗口。

但多年来,梵净山举世闻名,中南门却鲜为人知。到梵净山的多数游客去了周边的湖南凤凰、黔东南镇远等地,留下来、住下来的寥寥无几。

在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铜仁树立全域发展理念,利用梵净山景区“双遗”的国际品牌及旅游资源优势和中南门古城景区的区域优势,推动旅游大提质。

8

为此,铜仁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复原修缮集历史人文、红色教育、民族演艺、科技体验、非遗文化、生态观光、文化创意于一体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

如今的中南门,既有小桥流水韵味、小家碧玉品质,还有小城故事内涵,山水生态与城市发展,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织成精美的诗篇,成为铜仁旅游的又一个“龙头”。

在此基础上,铜仁建成串联梵净山与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黄金旅游带——乡村振兴示范带,集乡村旅游、户外运动、康养娱乐、休闲度假、体育赛事等业态于一体,依托沿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古村古寨,打造一条全长43公里的“智慧马拉松赛道”。

梵净山与中南门之间架起的这条旅游“黄金线”,让山与城相连,景与景相拥,描绘出“朝游梵净山,夜游中南门”的美妙旅游体验。

9

实际上,多山多水、文化厚重的铜仁,梵净山、佛顶山盘东踞西,锦江、乌江双龙盘旋,可谓时时处处皆可游。

为推动全域旅游建设进程,加快内陆开放要地建设步伐,多年来,铜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打通对外开放“大动脉”,另一方面畅通“毛细血管”让境内山与水、景与城互联互通。

随着杭瑞、铜大、思剑、江瓮等高速相继开通运营,铜仁实现“县县通高速”;铜仁凤凰机场完成改扩建,先后开通北上广深等20余个国内重点城市航班;沪昆高铁过境铜仁连线市中心,全市立体旅游大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同时,该市先后提级梵净山环线、江梵复线、佛顶山等旅游公路,开通机场、高铁站、主城城区至市内重点景区及各区县通达辖区景区专线班车等。

金线连,景相连,铜仁正铆足干劲,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康养胜地,推动旅游业持续井喷发展。(杨聪  尹莉  郭进  江佳佳)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