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省内新闻

贵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1-10-11 10:29 来源:贵州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9月23日,由民革中央和云贵川三省政协联合主办、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支持的2021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在遵义市习水县召开,会上通过了《2021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遵义共识》。

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各自省份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7月1日在三省同步实施。

这样共护长江碧水的跨省协作,在这西南三省间素来有着良好的传统。

2018年,云贵川三省建立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了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在三省共同努力下,赤水河水质发生了根本性好转,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赤水河鱼类达到149种,社会、经济、环境成效显著,创造了河流生态治理的成功样本。

赤水河流经云贵川三省,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筑坝并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作为连接云贵川的一条经济动脉和人文纽带,也是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保护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对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义。

贵州高度重视赤水河的生态保护。2003年起,贵州将每年2月1日至5月31日设定为赤水河禁渔期。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仁怀市五马河口至赤水市大同河口段被划为保护区5处核心区之一。2017年起,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这也是长江流域首条实施全面“十年禁渔”的一级支流。

保护赤水河,禁渔之外,贵州在加强生态治理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为改变“上游保护河水反而受穷,中下游利用河水从而富裕”的现象,2014年,贵州开始探索实施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在毕节和遵义之间,确立了一条“保护者受益、利用者补偿、污染者受罚”的原则,通过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极大调动了上下游地区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随着生态补偿等系列制度的落地,毕节打响了一场赤水河生态环境保卫战。30多个项目,包括纸厂、酒厂等被退回或暂缓审批,有些项目因选址不合理直接被否决。同时,利用各级赤水河流域专项资金建成了一批污水处理厂和乡镇垃圾收运系统、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并完成4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治理。

贵州还将赤水河作为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在酿酒企业集中的仁怀市,大力推进流域酿造废水治理,其中茅台集团投资4.3亿元开展冷却水循环利用改造,每年减少用水315万吨。当地还大力推进白酒小作坊兼并重组工作,让重组后的企业进入产业园区,实施统一集中治污,试点实行第三方治理等。(王远柏)

责任编辑:杨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