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54321”深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铜仁市“54321”深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服务管理体系建设

2021-10-12 14:49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为进一步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管理,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试点建设,铜仁市探索建立“5432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针对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建立“五个一”服务模式,针对社区文化服务推进“四个建设”,针对社区治理建立“三项机制”,针对基层党建建立“双向培养”机制,针对社区培训就业建立民族特色产业培育机制),着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变为新市民。

探索建立“五个一”服务模式,助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做实一本信息台账。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庭成员、流入流出地、就业创业情况、技能需求、子女入学、医保低保养老等方面信息进行采集登记,建立搬迁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信息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建立一项联动机制。探索市级与各区县上下联动,迁入地与迁出地协作的信息互联互通联动机制,确保资源共享、协商研判、密切协作、齐抓共管。

三是设立一个服务窗口。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民族事务服务窗口,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窗口人员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培训,认真做好民族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解答及相关沟通协调工作。

四是编印一本服务指南。围绕民族政策、居民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知识、民生保障政策、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城市居家生活常识等方面编印工作生活服务指南,使社区各族搬迁群众更好地享受社区公共服务。

五是开通一条服务热线。开通温馨服务热线,随时接听、记录和帮助解决群众诉求,解答群众各类问题咨询。注重“网上网下”结合,建立民族工作微信服务群,社区安排干部专门处理微信群里的信息和诉求,并及时反馈答复。

推进“四个建设”,助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社区民族文化建设。将民族文化符号融入社区建筑和风貌设计,配套建设文化广场、风雨桥、钟鼓楼等具有民族特色风情的建筑和文体设施,因地制宜建立“乡愁馆”“乡愁苑”“乡愁走廊”“乡愁情缘”,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里体会“乡愁味”,感受“故土情”。截止目前,共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文化乡愁馆(展览馆、文化活动室)16个,打造“民族之家”4个。

二是推进自治队伍建设。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社区联防队自治组织、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组织、老年健身文化组织和青年志愿者队伍、“矛盾纠纷调解队”“五老巡视队”等,促进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

三是推进民族文化交流建设。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优势,以楼栋为单位组建鼟锣队、花灯队、金钱杆队、土家摆手舞队等民族文化活动队伍,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少数民族节庆等,开展“少数民族一家亲”、六月龙舟赛、中秋节“长桌宴”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四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主题,在搬迁点积极开展讲一个励志故事、办一场模范巡讲、演一场地方好戏、晒一张新旧照片、说一句感恩的话等各类感恩教育活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新建立“三项机制”,助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建设以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多元主体共联、多元平台共建、多元组织共商、多元资源共用、多元服务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以“共商共治共享共建”为原则,突出群众自治,细化网格管理,构建“街道党工委+迁出地工作组+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员小组)长”网格组织架构,建立党工委领导联系社区、一般干部包保小区、社区干部负责网络、党员小组长(楼栋长)负责楼栋的管理体系,将党建、民生、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等工作沉到网格,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创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治安环境,形成“联动融合、开放共治、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格局。

二是创新社区服务机制。以常态化、便利化、人性化、实体化为创新点,针对社区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需求等,设立“便民五岗”,开展“五项服务”,确保搬迁群众不出社区就能办结所有事项;创办四点半课堂、日间照料中心、大型购物商场等,形成大邻里服务圈,为搬迁群众提供居家养老、医药诊所、快递物流、亲子教育、健康保健等方面服务。

三是创新保障机制。整合教育、医保、人社、民政等部门资源,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就学、就医保障;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实行定期分析研判,动态监控和管理。

建立“双向培养”机制,助推基层党建体系建设

一是把少数民族党员培养成创业致富能手。建立健全科学培训机制和激励引导机制,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党员带头创业、带领致富的能力,使之成为创业致富能手,并在社区就业创业和多元共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大龙开发区龙江新区腾龙社区少数民族党员陈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城市郊区租赁土地发展肉牛养殖和猕猴桃种植。目前已带动4位合伙人投资26万元创业,吸纳近30名搬迁群众就业。

二是把少数民族创业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对组织能力强、群众认可高、具备一定管理能力或经验的少数民族创业致富能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如,江口县梵瑞社区异地扶贫搬迁户杨友花,融资50万元创办了梵瑞民族服装厂,吸纳19名搬迁群众就业。目前,已被社区党组织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双向培养”,有效打通了服务搬迁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立民族特色产业培育机制,助推社区培训就业体系建设

一是挖掘民族工艺,发展特色产业。用好用活“黔系列”产品扶持政策,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在搬迁社区培育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和加工企业,推动社区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创新探索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等,发展一批民族刺绣、蜡染、银饰、雕刻等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保护和产业发展双促进。

二是整合教育资源,抓好技能培训。积极沟通协调,整合人社部门、群团组织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如,万山区旺家花园社区引进“苗绣”微工厂,成立“巾帼锦绣坊”,促进搬迁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三是培育成熟业态,拓展就业空间。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积极发展民族手工艺加工车间、“微工厂”或专业合作社,确保搬迁群众就业稳定、收入稳定。据统计,全市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车间60余个,引进企业10家。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