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绿水青山,思南“鲟”出特色致富路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守好绿水青山,思南“鲟”出特色致富路

2021-11-12 09:08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深秋,碧空如洗,层林尽染。走进铜仁市思南县兴隆乡飞跃村生态渔业养殖基地,鱼塘里分隔着若干大大小小长方形的鱼池,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层次分明。平静的塘面上,鱼儿偶尔“咕噜咕噜”地吐出几个水泡。

1

 

“这是咱们人工繁殖的杂交鲟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的。”伟跃生态冷水鱼养殖场负责人岳作坤站在塘边详细地介绍养殖情况,看着这些“鱼”众不同的鱼儿,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飞跃村生态渔业养殖基地,地处思南、印江和石阡三县交界处,距离思南县城40公里,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这里冷水资源丰富,常年流量在1.5立方/秒,水温在12—23℃之间,pH值6.8-7.9,溶氧7.5㎎/L以上,水质适合冷水鱼养殖。

2

 

2019年,思南县从山东引进客商到这里投资1800万元,搞起了占地20多亩的生态冷水鱼养殖。“没想到岳老板来我们村,把一河不起眼的清水变为群众增收的‘金库’。”飞跃村党支部书记龙明海看着绿汪汪的鱼塘,竖起大拇指连连点赞。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小型煤矿,当地部分群众以挖煤为生。虽然他们靠挖煤能填饱肚子,甚至盖上新房,但因管理不善,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

 

为了守护好当地绿水青山,2005年当地党委和政府果断关停煤矿,并进行了有效的治理,河水一天比一天清澈,生态环境也逐渐转好。但由于没有产业支撑,村民们只能望山而“叹”,发展与生态的矛盾,成为当地村民生存与保护的矛盾。

改变在2019年,当地政府利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引进生态冷水鱼养殖,带动当地飞跃村、坪星村等周边60多人一起发展,一改当地守着青山不能发展的窘境。

4

 

“去年,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发给当地群众劳务费、土地租金达11万元。”岳作坤说,目前,养殖场每年除了产出200吨鲟鱼外,还可产出50吨三文鱼,除销往云南、湖南、重庆、广西、广东等地外,还远销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5

 

思南县地处武陵腹地,生态环境好,乌江流域贯穿全境。近年来,随着县域内环境的大力治理,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该县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兴隆、鹦鹉溪等乡镇,发展起了总面积达30亩的生态冷水渔业,带动532户群众走上不“鲟”常的致富路。(周济)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