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党建+”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玉屏:“党建+”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2021-08-19 15:11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红色引擎工程”为牵引,以“重引领、强组织,重能力、强队伍,重融合、强发展,重精细、强治理”为重点,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统筹作用,着力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党建+带头人,为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每一个发展的村庄,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田坪镇马家屯村也一样。在马家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镶嵌在大厅正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马家屯村“两委”着眼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创造了“支部带动,增强凝聚力;党群互动,扩大向心力;产村联动,激活生产力;村企推动,提升竞争力”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力”模式。同时,该村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下,如今的马家屯,家家户户住小洋楼,已摇身一变成为“幸福村”。“现在政策好啊,村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带头冲在前,敢闯敢干,我们村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村民们纷纷赞不绝口。

如今,看着群众逐渐过上好日子,作为“领头雁”的村党支部书记姚元碧深有感触:只有注重发挥村级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汇聚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和谐稳定的强大合力。

马家屯的蝶变是玉屏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映射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农村日新月异的进程。近年来,玉屏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要素,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基层党支部工作机制,采取“联、帮、带”三管齐下,推动领导力量赴35个基层党支部“前沿”,为群众办“实事”、为支部解“难题”。同时,围绕解决“谁来兴村”这一难题,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持续选派14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成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奔赴全县乡村振兴重点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村(社区)等49个村,切实筑牢乡村振兴组织保障,以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党建+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今年48岁的胡开连,是玉屏皂角坪街道瓮阳村的村民,近年来,瓮阳桃产业通过支部带头、土地流转和“反包倒租”等方式迈上“快车道”,胡开连搭乘着这条道,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实践证明,乡村振兴的最大力量来自党的领导,最大优势也来自党的领导。村“两委”选好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党员带头,带领群众发展,形成了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互促双赢的良好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威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实际出发,以“抓支部强队伍、搞经济重引领”为发展原则,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采取产业发展、基础保障、村级组织、生态环境、资源资产、村情民意“六摸清”、短板“六补齐”、质效“六提升”的“三个六”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培育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党建+产业”品牌,全面助推农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瓮阳模式”,为玉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该县坚持规划引领,全面建设“三区一县一中心”,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以产业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示范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同时,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聚焦箫笛文化、侗族文化、油茶文化、黄桃文化、馆驿文化等核心符号,以产业深度融合为支撑,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不断促进旅游业与文化创意、生态农业、特色工业、康养服务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微微夏风中,农户穿梭在果林中采摘“皇桃”;菌子大棚中,小菌棒变身为一朵朵“致富伞”;山野丛林中,有盛产“油中茅台”之称的油茶树正孕育着希望……

如今,玉屏产业发展累累硕果,全县300亩以上坝区18个,总面积23461亩,其中,建成黄桃为主的精品水果和油茶、中药材等长效产业基地8544亩。2020年,玉屏地区生产总值达94.5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75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882元。产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党建+基层治理,为乡风文明增添魅力

入夜,收拾完碗筷,亚鱼乡郭家湾村村民吴发秀从家里搬出音响。不一会儿,院坝里,笑语喧哗:十余名村民闻声而来,在文化广场中翩翩起舞。村里的文艺爱好者们趁着一天农忙结束后的闲暇时间,聚在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欢乐时光。

“让百姓动起来,舞起来,乐起来。”村级文化广场墙上的一句话,在村民的笑声中得到了印证。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郭家湾村,在快速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通过探索“党建+基层治理”发展思路,深入开展“文明村寨”建设,以村规民约为准则,该村党支部把卫生脏乱、杜绝赌博、大操大办各类酒席、早婚早育等陈规陋习写进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着力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活动,完善乡村治理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轴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徐徐铺展......

该县以机制创新抓实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欢乐院坝”等平台,为农民群众讲好“事”、搭好“台”、选好“人”、唱好“戏”,进一步拓展文化振兴举措,丰富扶志扶智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有效激发低收入群众内生动力,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实现了文化惠民,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

抓牢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110支志愿服务队,有效解决好乡村发展、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持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美丽宜居村庄”“最美庭院”创建评选等为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引领群众抓清洁、晒庭院,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一村一韵”,盆景变风景,特色田园乡村的内涵日益丰富、效益持续凸显,绘就了基层治理“新格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新起点,玉屏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以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领航定向,从百年征程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更大的自觉、更强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努力绘就新时代多彩贵州玉屏新篇章。(付加娣)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