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试卷,住建交答卷—万山区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纪实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异地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万山区住建局在改的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探索提升城市品质,彰显民生福祉,真正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出崭新面貌,通过各方不懈努力,2021年12月20日,该区谢桥城南驿老旧小区改造已在全市率先完成验收,改造面积4.02万平方米,改造房屋52栋惠及群众806户。
党建引领,提升群众获得感。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山区住建局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作目标,以党建引领万山城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住建党组织和党员在建设美丽和谐万山、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打造宜居城市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按照“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原则积极推进谢桥城南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并将其列入万山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在坚持居民自愿、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响应强、积极性高的小区优先改造,携手街道、社区深入小区调查摸底,广泛征集群众意愿,全面了解群众需求,根据不同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程度和居民不同层次生活需求,制定符合小区实际的具体改造方案,重点优先解决居民供水、供电、供气等基本生活问题,同时适度推进道路修缮、绿化美化、安防技防等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着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奋力描绘了一幅现代小区焕新蝶变的靓丽画卷。科学规划,提升群众幸福感。
万山区住建局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重点实施地下污水管网改造、给水管网改造、路面铺装硬化及小区亮化、门禁安装、小区门房修缮、住宅楼立面改造等内容,充分挖掘利用现有空间,提高小区植被覆盖率。合理拓展改造实施控规单元,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结合改造,对片区内所有符合改造要求的老旧小区不留死角改造,避免重复改造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和资金资源浪费。结合老旧小区周边环境与建设现状,对建筑工程外立面装饰的造型、风格、色彩和材质进行认真设计、严格审查,确保符合城市规划总体要求及相关技术规范。做到建筑外立面色调均匀、层次感突出,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彰显小区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打造区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加强改造后小区长效管理,引进物业实现共管共治新机制,针对建筑规模、交通拥堵、可利用空间不足的老旧小区,做好停车区、活动区等功能区合理划分;拆除围墙围挡就近整合,打通小区瓶颈道路,畅通消防通道,确保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现室外外立面改造约3000平方米,新修道路、道牙石约510米,人行道铺装约300平方,道路沥青铺设约13000平方,雨污管网改造约2100米,强弱电安装约9000米,安装污水检查井32座、雨水检查井35座、消防栓6个、消防检查井58座,新增停车位60个,着力提升了小区硬件水平和改善小区居民生活环境。
监管并重,提升群众安全感。万山区住建局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本区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关协调配合和监督把关机制,在项目管理上采取“岗位前移,主动服务”,不定期、不定时进行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检查以及施工安全督查,加强日常施工进度调度指挥,从“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全程服务”延伸,切实强化项目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控制度,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对疫情防控、突发事件进行事前演练,努力防范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在改造小区醒目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栏、宣传展板,将改造内容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检查,认真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打造智慧社区,安装摄像头71个,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社区网格化治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社区服务、增加居民生活安全感,实现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形成了社会广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
老旧小区的改造使原来的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功能品质,保留了城市记忆,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受到居民群众一致好评,这也是2021年万山区住建局交给群众的一份完美答卷。(刘蓓)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