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牛蹄村:绘就美丽新画卷 文化赋能谋振兴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省内新闻

安顺牛蹄村:绘就美丽新画卷 文化赋能谋振兴

2022-01-10 12:32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近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校农融合实践基地”在安顺经开区牛蹄村正式挂牌成立。接下来,该中心将会充分发挥专家团成员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优势,助力牛蹄村文化建设,为推进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文化底蕴就是乡村气质的最佳彰显。”挂牌仪式现场,安顺学院党委书记罗荣彬表示,立足牛蹄村本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要素,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将立足贵州实际,汇聚国内专家学者,为牛蹄村的发展提供更为系统化的文化理论支撑,将其打造成为贵州甚至全国的“乡村文化振兴样板”。

整村打造 昔日“脏乱差”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乡村美如画,农家年味浓。冬天的牛蹄村,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筑,青石板铺就的步行街,内容丰富的山骨·贵州文献博物馆,还有独具特色的咖啡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和打卡。

“过去的牛蹄村,可不是现在这样。”幺铺镇副镇长宋煜笑着告诉记者。牛蹄村地处安顺经开区幺铺镇西南面,是一个青山环绕的布依族聚居村寨,与安湖、歪寨等村组为邻。不过,虽然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过去却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或直接搬离,原本有70户370余人的村寨,真正留下来的不足三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和“脏乱差”的村落代表。

改变源于2021年4月。为了激发群众动手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安顺经开区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上门动员等方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创建宜居乡村动员行动中,引导大家自行拆除私搭乱建建筑和废弃旱厕,彻底清理道路及房前屋后垃圾,利用回填土栽种果树、蔬菜、绿植等,打造庭院前的“微田园”“微菜园”“微花园”。同时,全面推行“一约四会三榜”培育新民风,让村子实现了从“乱”到“治”的变化。

不过,要让乡村真正发展起来,实现乡村振兴,仅做到整洁远远不够。如何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地制宜,真正找到村寨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当地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使命。“牛蹄村四面环山,面朝‘十里荷廊’景区,生态环境绝佳,加之当地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布依民居建筑和刺绣蜡染等技艺,如果能够对其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和呈现,以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多方共赢。”宋煜说。

这样的想法,与贵阳文通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奇峰不谋而合。作为贵阳最早一批书店经营者之一,舒奇峰从90年代开始投身书店行业。20多年来,他致力收藏贵州各地地方志等文献书籍。在舒奇峰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在乡村建造一座兼有图书馆、博物馆和学术研究功能的“贵州文献博物馆”,将自己收藏的数千册文献陈列出来,让更多专家学者走进博物馆进行学术研究,了解乡村文化,重树贵州人的文化自信。

2021年7月,安顺经开区幺铺镇与贵阳文通书局图书馆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正式启动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双方以“文旅共融、共同缔造、成果共享”为原则,通过文化植入方式,融合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布依族文化等各种元素,建设博物馆、蜡染馆、精品名宿等业态,致力将其打造成安顺乃至贵州的永久性地标和全国知名的研学基地,为乡村振兴赋能。

共同缔造 文化赋能让美丽乡村展新颜

系统梳理展示贵州百位明贤故事,展出上千张反映贵州摄影历史的照片,收集60年来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收录5000余张不同风格的优质唱片,还有众多珍贵的书籍、书信和书画作品……

走进牛蹄村目前已经对外开放的“山骨·贵州文献博物馆”,仿若置身一座盛大的文化与艺术殿堂。2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到访者或安静参观,或认真思索,尽情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艺术魅力。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历史的积淀与见证,是一个区域存储文化记忆、体现文化内涵的载体。‘山骨·贵州文献博物馆’不仅有集大成的图书数据中心,还有名贤馆、贵州摄影史展馆、《十万个为什么》展示区、书画交流区等展馆展区,是展示贵州历史文化和美丽乡村形象的‘靓丽窗口’。”舒奇峰说。

据介绍,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将分成两期进行建设。第一期主要对寨门、民居、步行街、贵州文献博物馆、贵州蜡染博物馆、民俗馆、医养馆、咖啡馆等公共空间和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打造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期则通过“共同缔造”方式,由村里成立合作社与贵阳文通书局图书馆有限公司合作,对该村闲置的29栋房屋进行精品名宿改造,在推动文旅融合的同时,通过逐渐发展起来的文旅产业,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该项目的精品民宿、食堂等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计春节期间就能正式对外营业。”舒奇峰表示,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牛蹄村宜居乡村建设文化振兴项目各项工作推进十分顺利,通过整村打造,进一步增强当地群众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参与感。接下来,牛蹄村还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连片“十里荷廊”,种植玫瑰花1500余亩,同时整合原“131厂”厂房,打造日产量达2万个的鲜花饼生产车间和集艺术作品展览区、体验区、制作间为一体的三线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农业产业的“接二连 三”,真正实现村美民富。

舒奇峰期待,未来,贵州省高校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专家团能更多从学术和理论上提供支持,让一个能看、能听、能住、能玩、能感受文化的牛蹄村更好地呈现出来,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牛蹄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刘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