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破旧建筑,实现高效开发
“以前,老伴觉得这条街又老又破,总催我搬走。现在街区改造得好了,老伴再也不提搬走的事。”说起青云路街区的改造,在这里居住了三十多年的王奶奶很有发言权。原本不爱下楼的她,如今每天都要绕着新修的马路走几圈。自己也打算一直住在这里。
对于城市更新,整齐划一易,和而不同难;对于老建筑,全部推倒易,一案一议难。南明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通过一点一滴的更新提质,来逐渐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城市活力,尤其是综合考虑片区土地价值、开发强度、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等因素,而不是搞成片的大拆大建。
例如,在推动贵棉小区拆除重建时,按照4.5代新型生态建筑的形式开展建设,同时通过差异化的改善型产品溢价及自持商业资产的方式尽可能实现收益平衡;通过拆除10276平方米危旧低效闲置房,引进智慧停车运营公司投资4.8亿元建设1.98万平方米的718个停车位,政府还对青云路组团内的道路进行了重新规划,整条青云路取消了车行道,改造成了步行街,一改青云路乱停车、臭水横流的旧状,同时在附近配建停车场,改善居民、游客停车难的问题;此外,根据“三拆一改”拆除工作模式,南明区还针对改造范围内的各类私搭乱建,通过依法拆、补助拆、征收拆及收储改的工作模式,梳理分类、因地制宜、一建一策,拆除各类存在安全隐患的建(构)筑物、老旧建筑84处5180余平方米,释放辖区公共空间、还地于民。
眼下,岁末年初,霸屏贵阳人民朋友圈的“青云市集”愈发火爆,日均人流量保持在2万人次左右。其实,青云市集只是青云路城市更新的前奏,随着人气回升,一个以城市级美食街为目标引领,周边地块联动开发的另一个大布局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下一步,南明区将按照“一圈两场三改”的工作要求,整合辖区资源,保障生活圈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齐全完善。进一步完善托幼、便利店、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好工作后半篇文章。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和原则,切实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改造,以及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抓好长效管理后半篇文章。依托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责任编辑:刘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