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 长鸣食品安全“警钟” 构筑饮水安全“防火墙”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省内新闻

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 长鸣食品安全“警钟” 构筑饮水安全“防火墙”

2022-01-17 10:40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人民网贵阳1月14日电 (陈晶晶)1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获悉,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和会员企业组织引导“小”“散”“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对企业进行资源互补、人才互补、设备互补等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整合模式,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扩大品牌影响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安心,构建天然饮用水产业良好的市场环境。

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围绕天然饮用水取水、生产、包装、流通等全链条,从宣传引导、标准规范、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举办了多场企业生产管理、生产技术、设备维护、检验检测、产业提质增效等专项培训班,并组织企业前往国内优质饮用水企业参观考察学习。先后多次邀请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测机构等部门对水质检测、质量监管等方面问题为企业答疑解惑,积极协助监管部门开展定期抽查检查,帮助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管控与自身能力建设。

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再次倡导饮用水企业,长鸣食品安全“警钟”,严控流通市场产品的出厂标准,强化产品质量管控,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设备、产品检测等方面技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协助相关监管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和行业管理,守住食品安全红线,坚守产品质量底线,真正打响“贵州生态美食品·吃出健康好味道”,推动贵州天然饮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呼吁广大消费者从自身健康出发,择优选购省内正规饮用水品牌,喝“安全水”。

为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卫生安全,贵州监管部门将加强和规范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市场上流通的所有食品企业进行抽检,检查范围覆盖到食品生产、销售、特殊食品生产、特殊食品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旨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者落实主体责任。

目前,贵州省有饮用水企业700余家,占食品企业数量的10%以上,总体处于小散弱的状态,部分小微企业安全卫生意识薄弱,品控能力不足。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加大抽查检检测频次,加大对不卫生、不规范、假水泛滥、虚假宣传等扰乱市场不法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披露不合格饮用水产品,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控,规范生产经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选择健康合格产品,保障饮水安全。

责任编辑:刘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