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打好“三张牌”建强基层组织 助力乡村振兴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松桃县

松桃:打好“三张牌”建强基层组织 助力乡村振兴

2022-01-29 14:53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乡村振兴,离不开组织振兴,基层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松桃县蓼皋街道通过打好“组织、人才、产业”三张牌,建好基层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打好“组织牌”,夯实乡村振兴“前沿阵地”

一是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街道坚持先定村、再定人,做到因村派人、因人择村,精准匹配、人岗相适,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发挥第一书记“领路人”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强化第一书记责任、提起“精气神”,着力发挥“第一书记”领头羊的关键作用。当前,街道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9名。

二是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关键期,用好村(社区)换届机遇,大力实施“一肩挑”,通过选派、选拔、培养一大批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把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凝聚起来,启动乡村振兴“加速键”。今年来,全街道已完成全面换届选举,31名高中(中职)及以上文化优秀党支部书记投入乡村振兴。

三是筑强基层“战斗堡垒”。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强化农村党建引领,建设坚强稳固、充满活力的农村党组织,充分运用支部标准化建设,建好乡村振兴主阵地。选优配齐“两委”干部,发挥干部领头的作用,探索新形势下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街道已完成村“两委”换届,街道选拔出两委干部191人,平均年龄39岁。

打好“人才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千方百计选才。人才是强国之本、富国之源,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通过精准选派“五个一批”到村人员,在高校毕业生、中专生、大学生、退役军人及35岁以下等优秀青年中选才,为乡村振兴建好人才“蓄水池”,注入新活力。当前,街道50名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一线。

二是广开贤路聚才。依托县委、县政府政策,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回流,把常年活跃在生产一线、对本乡本土满怀深情35岁以下“田专家、土秀才、春晖使者”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增强党组织后备军力量,积极培育乡村建设接班人,让走出家乡的有志青年反哺家乡建设。

三是不拘一格用才。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有效管理与整合,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村(社区)干部选拔机制,通过走访选、群众推选、自身推荐等方式真正选出“敢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干部,加大对人才的鼓励激励,为其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充足的保障。

打好“产业牌”,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一是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民心党建+合作社+公司”,结合本土特色优势资源,不断发展油茶、蛋鸡、百香果等集体经济,有效盘活村集体经济,年底进行分红,提升村民收入,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当前,街道种植油茶3669亩、百香果953亩。

二是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探索实施“党支部+坝区+村社合一”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纵深推进“村社合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集中连片种植,将贫困户的土地统筹利用,发挥最大种植效益。目前,在长冲、中坪、稿坪等产业片区成立联合党支部,街道发展1924亩坝区产业。

三是党建引领就业创业。在安置点引进服装、辣椒、手工等加工厂,为社区群众提高就业机会,居民月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当前,团山、育才引进8家工厂,200名群众就近就业。政策扶持17人创业,金额245万元;审核发放搬迁创业人员15人,金额10.7万元。(王艳玲)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