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县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玉屏县

玉屏县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2-02-11 09:42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近年来,玉屏县聚焦培训就业、文化活动、扶贫协作、基层党建服务五个方面,着力服务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构筑易地扶贫搬迁幸福家园,逐步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一是聚焦培训就业服务。依托“东莞三镇·玉屏”东西部协作契机,坚持“量身定制+精准就业”原则,积极开展全县劳动力就业信息摸排,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工程,实现群众自己找工作向政府有组织就业转变。同时,统筹推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和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就业”,着力在安置点创办手工编织、服饰加工、打火机组装等“微工厂”,搬迁群众生活质量和经济条件得到有效提高。截至1月底,东莞累计推送优质岗位信息到玉屏人社部门36家企业2643个,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2场,吸引就业咨询600多人次,达成就业意向82人,创办“微工厂”6个,就近就业376人。(人社)  。劳务协作方面: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4期,培训农村劳动力202人次(脱贫人口148人次);帮助该县农村劳动力到广东省就业659人(脱贫人口254人),到江苏省就业189人(脱贫人口82人),到省内就业1154人(脱贫人口806人),到其他地区就业506人(脱贫人口338人)。

二是聚焦文化活动服务。通过“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平台,大力开展“读书会”“分享会”“小桔灯”亲子阅读、女性读书会以及安置点“四点半课堂”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讲优秀典型事迹,分享创业故事,着力在搬迁群众之间营造干事创业、自立自强的良好氛围,搬迁群众文化素质得到切实提高。截至1月底,召开“读书会”“分享会”150余次,参与群众8760余人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文艺演出+党史宣讲”文艺巡演20余场次。

三是聚焦扶贫协作服务。通过“学术交流+名师支教+教师‘一帮一’”等举措,着力将东部外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模式植入玉屏,开展“组团式”帮扶培养“种子学校”“种子教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安置点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不断提高。同时,通过举办“粤黔情缘·东西协作交流会暨净团牌梵净山茶春茶推介会”,深化东西部协作助力贵州铜仁消费帮扶“直播带货”等系列活动,全力促进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构建起了立体式消费扶贫体系助推“黔货出山”。截至1月底,培养“种子学校”1所,“种子教师”37人,太仓·玉屏实践被列为全国携手奔小康培训班典型案例。同时,完成扶贫产品认定58款,广东采购或帮助销售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总金额1.65亿余万元,带动5万余人增收。

四是聚焦基层党建服务。坚持安置点“党建资源联统+精准服务联扶+文明建设联动+后续发展联帮+基础保障联建”建设原则,通过扶贫搬迁安置点干部动员从搬迁群众中培育出政治素质过硬、善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职工、青年、妇女等群体,精心组建安置点党群代表自治服务队,积极开展爱心义诊、爱心义剪、文化汇演、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项目,切实把党的建设贯穿于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合力将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升级成全县模范小区。今年以来,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党员73人,发展新党员8人,组建志愿服务队7支,开展系列活动50余次,打造升级成全县模范小区4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