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一线监督 助力“捕鱼”变“护渔”
"为165名退捕渔民购买了十年养老保险,还采取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多种方式解决了退捕渔民上岸就业问题……"日前,在沿河自治县纪委县监委的跟踪督办下,该县禁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渔民"摇身变"老板",脱下"胶鞋"穿"皮鞋",从"捕鱼"渐变为"护渔"。
自禁捕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纪委县监委结合自身职责,将监督执纪工作贯穿于前期摸排、巡查执法、转产安置、后续扶持等环节,以有力监督跟踪问效,推动禁捕工作落实。整合派驻纪检监察组、内设机构和乡镇纪委力量,通过实地走访、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禁捕水域、渔民家中,了解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收集禁捕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确保禁捕退捕令行禁止。
如何实现渔民上岸转产就业?该县纪委县监委主动上门督办,督促撬动民政、残联、劳动就业部门深入退捕家庭听民声,通过发展产业、扶持务工、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担保贷款等措施,解决上岸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转产就业后续帮扶工作,促进实现禁得了、稳得住、不反弹的目标。
"我们参加了创业培训,还享受了创业担保贷款,有政府扶持,做生意有本钱更有底气。"该县通过就业扶持让退捕渔民崔智勇摇身变成了"崔老板",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冉龙德转产后成功应聘到黎芝峡游客服务公司开起了旅游船……类似崔智勇、冉龙德的例子还有很多,165名退捕渔民曾靠江吃江,得到乌江太多馈赠,上岸后,他们怀揣着对乌江的感恩和敬畏,变"捕渔"为"护渔",正用不同的方式回馈乌江。
"今年的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我们理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觉保护乌江渔业资源。"该县渔民崔兰芝退捕后,充分利用自家离县城近的优势和临江居住的自然条件,开起了农家乐,为县城市民提供清静的消费场所,不仅自己闯出了一条致富路,还带动很多人就业,退捕后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金彦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