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赛场的铜仁小伙身影,帅!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冬奥赛场的铜仁小伙身影,帅!

2022-02-14 08:52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开幕,本次北京冬奥会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当运动健儿在赛场上争金夺银,三名来自铜仁的小伙,跟随三特索道延庆赛区高山索道保障团队一起,用专业技能为冬奥会助力。

1

从左至右:杨建桥、雷景华、刘俊

从贵州走向北京

2021年春节,32岁的铜仁小伙刘俊第一次没能和家人一起过年。听着视频那头女儿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他心里生出了一丝愧疚。

自从去年11月初和集团(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索道保障队一同进驻赛场以来,他已经100多天没有回过家。这也是他30多年来,离家最久的一次。

作为梵净山索道设备部主管,刘俊的技术过硬,2020年获得过全国索道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设备管理系统和支架监控系统的维护外,他还兼着部门培训的工作。扎实的专业技术,和近十年的工作经验让刘俊脱颖而出,成为集团冬奥会索道服务保障团队的一员。

2

与刘俊一同入选的,还有同事雷景华和杨建桥。雷景华入职梵净山索道设备部已有9年时间,每天,他会在早中晚乘坐索道,对索道支架、钢绳、缆车等设备进行安全巡检。雷景华能凭借缆车通过索道的咔哒声,判断索道运行状况,是维修部独当一面的资深老手。

90小伙杨建桥有冲劲,做事风风火火。在主管刘俊眼里,杨建桥手里搁不住事,有活了就做,做得又快又好。闲时也会对着学习资料琢磨,是部门颇具希望的年轻一代。

三人都住在梵净山下,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贵州山区,走到了北京冬奥会援建现场。

赛场背后的付出

本次冬奥会延庆赛区一共有11条索道,三特索道保障团队主要负责其中F、H1、H2等三条索道的维保工作。这三条索道维保难度很高,非常考验维保人员的专业能力。

F索道是整个赛区单条长度最长的脱挂索道,长1936米,高差560米,承担繁重的测试和训练任务,同时还是正式赛道的备用索道。H1、H2索道,是冬奥组委会为残冬奥会特别打造的拖牵索道,承担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工作。

3

4

5

三特索道冬奥会延庆赛区高山索道保障团队在工作

在冬奥会开幕之前,他们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和经验,根据设备厂家的维保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维护。刘俊、雷景华和杨建桥的检修工作包含索道驱动站和迂回站的安全监测系统测试、主驱动及辅助驱动、主电机、支架轮组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同时还要参加各类应急救援演练培训。

冬奥会开幕后,索道开始正常运营,往返运送运动员、教练员等冬奥会与会人员。三特索道保障团队的工作调整为每天三次的巡检,每天早晨,他们要赶在头班索道运行前,对索道站及吊厢运行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巡检,中午和晚上在索道停运后,再做一次全面巡检,及时排查隐患,确保赛区索道运行安全、舒适。

贵州小伙的韧劲儿 

延庆赛区温度在零下十几度以下,他们每天凌晨四点就要从营房出发前往工作地点,在敞篷吊厢里,七八级冷风像刀子一样刮过。酷寒天气让这三名习惯冬季烤火御寒的贵州小伙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

除了适应极寒天气,他们还要让自己习惯酸辣的贵州胃适应北方菜的咸甜。春节他们不能回家,营地的年夜饭很丰盛,但雷景华还是最想念贵州辣椒,“最好是那种鲜红的辣椒,辣出汗吃着爽”。

吃完年夜饭,三人回到营地,开始和家人视频通话。不约而同,三人对工作的辛苦和不适应只字不提,说着在冬奥会赛场的见闻,问着家里的情况。说不了几分钟,就要挂断电话,为了保证第二天最好的工作状态,他们需要早点休息。

他们要保持这样的工作节奏和状态直到三月中旬冬残奥会结束,再隔离21天,确认无异常后才能回家。归期忘在脑后,牵挂放在心里。无论是刘俊、雷景华还是杨建桥,都知道这次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工作中尽心尽力。本次三特索道保障团队领队朱爱国也对他们在冬奥会现场的维保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

6

每天的巡检日志

“家里人知道我们是为国家做贡献,都很支持。对我们自己来说,能为冬奥会尽一份力,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

他们,正凭借着贵州小伙的韧劲和冲劲,用专业赢得本次冬奥会与会人员的认可与尊重。你们辛苦了,贵州期待你们的凯旋。(文/杨帆  图/刘俊)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