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搭建“六个平台”,全方位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德江县搭建“六个平台”,全方位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

2022-02-14 09:17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德江县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如何让共青团工作有抓手有质量有着力点。经多方走访、实地调研,团县委积极搭建“六个平台”,主动变服务对象为工作力量,分类引导,一呼百应,使得各类青年在团旗的引导下大放光彩。

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多措并举助力青年创业就业

“罗素霞14800元,来领去。”“张玉秀17640元,来领去。”“安永凤16840元,来领去。”2022年1月1日,德江县桶井乡芭蕉村三花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如期向社员们发放“年薪”,现场欢喜一片。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安小江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3000多单,把所有的存货销售一空。

两年前,安小江的三花山种植合作社因为没有市场,处于欠账30多万元的困境,而今已变成年收入40多万元的盈利,带动村里40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大家对安小江带头发展菊花产业信心满满。

安小江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自身的不断努力,另一面得益于德江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的大力帮助。

为帮助县内创业青年集聚发展,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共青团德江县委组织成立德江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该协会由县域内返乡创业青年、春晖黔归人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农村创业青年组成,现有会长1人、副会长8人、理事13人、会员113人。

协会自成立后,建立了会员间信息通联工作机制,促进业内交流;收集市场信息,提供行业数据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线上线下销售体系,策划组织会员单位农产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对会员农产品进行组合包装销售、利用新媒体进行直播带货,帮助县内创业青年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今年该协会通过线上线下两轮驱动,销售农产品6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创业青年销售难问题,坚定了青年创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青年企业家协会:发挥优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德江县焕河村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今年国庆长假7天村里累计接待游客近万名,农家乐、小吃摊、小卖部等村里新开的店铺收入10万余元。

焕河村的改变源于“85后”小伙丁浪运营的两个抖音账号,“黔东农仓”和“古村乐乐”。二者均取景于焕河村,目前粉丝总计近260万。随着账号走红,越来越多的网友注意到了视频里风景秀美的小山村。

共青团德江县委牵头成立德江县青年企业家协会,涵盖一、二、三产业54家青年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丁浪作为省青年委员、德江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他表示,“目前我们运营有三个抖音账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宣传家乡、销售家乡农特产品,让更多人关注农村,让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

德江大学生联合会:用真情温暖社会

说起德江大学生联合会,德江市民无不为他们点赞。德江大学生联合会由德江籍在校大学生自愿加入组成,以“感恩故土·回报家乡”为服务宗旨的区域性大学生公益性组织,受共青团德江县委直接领导。

德江大学生联合会始终践行“尽孝、感恩、反哺、回报”春晖理念,组织在校大学生返乡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以力所能及的行动服务家乡,同时在实践中锻炼自我、弘扬春晖理念、志愿者精神。

十年来,德江大学生联合会先后在省内外高校聚集区域设立联络站3个,分片区建立乡镇分会16个。

十年来,在德江大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下,1.5万多名德江籍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返乡开展疫情防控、春晖助学、义写春联、“青清河护河行动”、文明行动、医疗义诊、爱心献血、高考经验交流、我为家乡农特产品代言、环境保护、圆满助学等志愿活动,足迹遍及全县22个乡镇(街道)、200多个村(社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00多场次、募集捐赠爱心物资价值95万元、惠及群众92万人次。

德江大学生联合会已成为德江籍在校大学生反哺家乡平台,成为共青团联系服务在外大学生的有力抓手。

大学生春晖服务社:用智慧参与家乡发展

“尹书记,你们派来的大学生很得用,请问镇团委还有多的大学生没,再帮我们村派几个来,最近村里忙不过来了。”枫香溪镇枫溪社区团支部书记王翰电话中向镇团委书记尹求生说道。

“我们镇于今年1月份成立大学生春晖服务队,目前有98名大学生加入,除镇里留一部分开展工作外,我们根据学生户籍地让他们向村团支部报到,全面参与村工作”。

近日,在德江县各乡镇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返乡大学生,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查验“三码”、在集市上义写送春联、在村寨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老人拍摄全家福,开展“团团陪您过年”等系列活动,红马甲已成为全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为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共青团德江县委组织成立德江县大学生春晖服务社,各乡镇团委纷纷成立大学生春晖服务队,吸引3000多名在校大学生加入,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整治、协助治安巡逻、义写送春联等志愿服务活动。

共青团德江县委还积极协商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实习,为100多名返乡大学生提供政务实践岗位,帮助他们早日成长成才。同时,启动实施大学生兼职基层团组织副书记项目,招募366名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有效增强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

两个“讲师团”:青言青语传播红色基因

2021年,共青团德江县委组织实施“讲师团”培育行动,从公检法、教育系统等领域选拔30名优秀青年干部组成第四批“青年讲师团”,遴选12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组建“红领巾讲师团”,定期深入乡村、社区、学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宣讲活动,以青年人的视角、用青年人的语言,努力在党的理论和青年之间架起学习传播的“桥梁”。目前已高质量开展集中宣讲42场次,覆盖青少年6000多名。

春晖社:汇聚春晖力量反哺故土亲人

2021年8月,枫香溪镇组织枫溪社区、长征村、软坳村、洞湾村、丝毛坝村等村级春晖社开展春晖爱心助学活动,为63名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子发放春晖助学金14.8万元,帮助圆梦大学。

近年来,德江县深入开展春晖行动工作,成立春晖社176个,覆盖180个村(社区),吸纳春晖社员5994人,礼聘春晖使者4276人,募集春晖基金共计750.38万元,建立春晖产业扶贫基地18个、春晖黔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13个、春晖家园21个,创建市级春晖乡愁馆1个,建设春晖书院3个,春晖文化长廊4个。建设省级春晖文化乡愁苑1个,开展春晖亲缘招商和交流考察活动4次,协调落实项目10个,感召德江在外大学生参与春晖助学、结对春晖社等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惠及群众3.8万余人次;打造新时代示范春晖社5个,开展“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座谈会56余场。

“积极探索让服务对象成为为工作力量,使基层团的工作开展更加有基础、有力量、有实效。”德江团县委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团县委将积极探索共青团社会化生存、项目扁平化运作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政治功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功能。(共青团德江县委)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