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万亩土地“入托”让农民奔向“好日子”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松桃县

松桃万亩土地“入托”让农民奔向“好日子”

2022-02-28 14:55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今年给我家6亩田找了个‘托田保姆’,现春不愁种,秋不愁收,再也不用像往年打着工还得三遍五遍来回往家里跑了,这下我可一门心思地在外打工赚钱了……。”2月23日,笔者来到松桃苗族自治县棉花山村甘塘组脱贫村民杨通林家中,他拿着刚签好的田土托管协议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如今,“你在外面务工经商挣钱,我来代你耕田”的新型有偿代管土地的新模式,在该县农村正在悄然兴起;这些以有偿方式为别人照料农田的合作社,从种到收,科学高效的耕作、播种、施肥、收获等全部由“田保姆”代劳,农民彻底放下了锄头,只需打开腰包坐等收成,安心外出务工,这种种地新模式真正实现了农民务工、收成两不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叫做“托田保姆”。

近年来,该县把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每年都有30000多农民外出务工,开春耕作的田间大部分是留守妇女和老人,但随着农村留守人口老龄化,这些人家中的耕地都无法及时播种、不愿种、不会种和种不好、土地撂荒等问题凸显。针对这一情况,该县以农业农村局牵头,各乡镇涉农部门、各驻村帮扶干部、村干部进村入户,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把自家耕地委托给本村合作社、流转给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代管,签订“土地托管+流转+农户(脱贫户)”“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户(脱贫户)”“土地托管+家庭农场”“ 土地托管+种植大户”等有偿代管承包地的合同经营模式,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以合同的形式,把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专业组织进行托管,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按照合同约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对承包的田地实行“统一整地、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提供种子、农资、农药、统一收获”的托管经营服务模式,粮食收成后,托管方按合同约定向“托田保姆”支付一定劳动报酬;同时,还优先安排脱贫户在合作社务工,既稳定增加他们的收入,又巩固了脱贫成效。

近年来,该县普觉镇针对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的老人务农“难点”和一些土地撂荒的“痛点”,不断完善为农服务体系,创新以土地托管、半托管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托管”经营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的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环节的集约化、科学化和品质化,助农节本增效,增产增收。同时在此基础之上,部分托管的农户,他们在有务工能力的条件下,可以进城务工、经商进一步促进增收,最终达到强村富民的目的。

如今在普觉镇,“土地托管”新模式,为农民提供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成的农事服务,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增收”的问题。

“我家的土地托管给松桃棉花山利民心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大白奶茶已经3-4年了,旱涝保收,不用担心干旱,平时来基地打工,每天收入60-70元,除了土地租金收入,每年增加近万元的收入,比自己种庄稼划算多了,丈夫在外务工,也不用来回奔波,节省车费,真是一份土地挣“三薪”。”2月23日,该县普觉镇棉花山村脱贫户邓陆珍边栽植茶叶苗,边与笔者聊起土地托管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心情。

“因为这种土地托管方式零风险、保收入,还能腾出一部分闲杂时间外出打工,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选择把自家的地托管出去。往年自己耕种时,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外出务工来回车费等的开支和托管费用相差无几,但是自己耕种相当于把人困在了地里,很少有时间做其他事。”该县普觉镇棉花山脱贫村民杨通林坦言地对笔者说:

松桃棉花山利民心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农民单户耕种,成本为800元/亩,毛收入1200元/亩,纯利400/亩;托管情况下,成本为700元/亩,毛收入1300元/亩,纯利600元/亩。所以,“土地托管”从根本上保障了粮食的高产稳产,保障了粮食安全,同时也保证了种粮农民的稳定增收。

种田请来“托田保姆” 新模式,打工种地两不误、两双赢,这种有偿代管责任田的“托田合同”正在该县农村悄然兴起。截至目前,该县已有6000多户的外出务工农民与村级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签订 “托田合同”,面积达20000多亩,为群众节约成本200多万元。托管农户每亩增收150元左右,转移劳动力就业户年均增收近万元;“托田保姆”的出现极大缓解了农民外出务工与农田管理之间的矛盾,受到农民群众的青睐,助推乡村振兴,土地托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资源的科学配置和生产率的提高,让农民装满“粮袋子”,鼓起“钱袋子”,奔向“好日子”。(石乔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