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观念: 森林是可以经营的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省内新闻

改变一个观念: 森林是可以经营的

2022-03-11 11:11 来源:贵州日报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走进大方县安乐乡安乐村的林下天麻种植基地,仔细观察会发现,同一片森林居然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长势景象。

在山路的左边,一棵棵高大的树木清晰可见,走进树木之间,阳光倾泻、微风徐徐,因为通透让人感觉十分自在,脚下一垄垄的小土坡里,天麻在吸收着大地的养分茁壮成长。可山路的右边,却是灌木蔓延、杂草丛生,人根本无法走进去,由于不透光不透风且树木太密太挤,放眼过去也看不到一棵粗壮的大树。

“这是我们特意做的对比试验,就是想让大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森林应该要怎么经营,才是最好的方式。”大方县林业局副局长杨尚军介绍,这片森林是大方县的国家二级公益林,以前都是右边这样肆意生长、生态价值不高也没有经济利用价值的杂林。“但是我们把小树、歪树、弱树都砍伐掉、把灌木丛清理干净,进行科学间伐、抚育后,林地就是左边的样子,通风透光性更好,树木粗了也长得高了,林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抚育砍伐下来的残枝可用于制作菌材,清理出的林地又能发展林下经济,原来一文不值的林地现在每亩至少能够获得2000元的收益。”

安乐乡森林的改变,便是中德项目在贵州实施成效最生动的写照。

省林业局对外合作与产业中心主任姚建勇介绍,在贵州,森林的经营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度采伐,一整片森林都“剃光头、拔大毛、开天窗”,采伐后光秃秃的什么都不剩,又重新栽种。另一种则是完全不管不顾,任其肆意生长,这样的森林密度过大必然造成林内的枯立木过多,使森林的健康稳定水平下降,森林的生态功能也会降低。

要么砍光要么一棵也不砍,由于管理方式和手段粗放,过去的贵州缺少先进适用的森林经营管理技术体系,为此森林生产力也较为低下,全省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3.8立方米/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且森林功能单一,幼林居多,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差。

“其实森林是不怕砍的,关键是砍什么留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姚建勇说。

责任编辑:刘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