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三招”撬动基层“大治理”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万山:“三招”撬动基层“大治理”

2022-03-18 13:15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党建引领聚民心,乡村治理成效显。近年来,万山区强化党建引领,挖掘内生治理资源,联动治理要素,推动多元共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彰显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带”出一番变化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落实政策、支持工作、发展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万山区鱼塘乡槐花村党员张羽说道。

为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改进乡村治理,鱼塘乡槐花村党支部按照自然村寨、村民组和党员分布等实际划定责任片区,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锋队”,同步推行“先锋党员”管理,明确联系片区工作支部委员负责筹建,由现任村干部、离任村干部、返乡农民工、春晖使者、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等人员中的党员任队长,并明确“先锋队”开展民情收集、政策宣讲、矛盾化解、发展产业等职责,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实行党员积分评星动态管理,将‘先锋队’参与乡村振兴、纠纷排查等工作情况纳入‘先锋党员’积分管理,通过实名制贴标亮牌,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万山区鱼塘乡槐花村支部书记陈国先说道。

据悉,槐花村已组建“先锋队”3支,党员带头发展蔬菜大棚产业150亩,化解矛盾纠纷3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12次,志愿服务8次,进一步充实了治理力量,增添党组织服务活力。

“约”出一片祥和

   “按照以前,哪家办酒席都是大排场,随礼随少了都不好意思,一年到头吃酒席都花了不少钱,自从有了新的村规民约后,省了一大笔人情礼啦!”万山区下溪乡青龙村村民刘荣贵说道。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下溪乡把红白喜事操办规格纳入各村(社区)村规民约之中,在9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的工作流程、成员选举、组织备案、活动开展等进行系统性规范,明确规定需举办宴席家庭的设席规模、档次等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利用“农村云”平台,开展“红白喜事”打招呼,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禁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

“除了红白喜事外,我们还将村民个人行为、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每年组织‘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逐渐在村里形成一种新风尚。”万山区下溪乡青龙村党支部书记龙秀珍说道。

同时,下溪乡将村规民约的施行融入各类活动中,以活动助推工作,开展志愿服务112次,组织各类主题文化活动50余次,选树身边好人、道德标兵等先进典型42人,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简办红白事宜40余次,推动村规民约入脑入心,真正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治”出一方安宁

“之前和柳来生家发生矛盾纠纷,反映给村里的‘治寨委员会’,很快就帮着解决啦!”万山区大坪乡白果村矮龙组村民柳运和激动地说道。群众诉求有处可说,群众诉求有人能解,得益于“治寨委员会”作用的发挥。

为有效解决环境卫生、邻里矛盾纠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新时代村寨治理难题,2020年10月,以矮龙组为试点,万山区大坪乡白果村“两委”联合村里几个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和部分党员成立以寨务会议、治寨基金、环境卫生、纠纷调解等为基本事务的治寨委员会。2021年2月,通过召开18周岁以上组民参与的组民代表大会,投票选举产生了治寨委员会会长、副会长和监督委员会成员,正式成立了第一个治寨委员会。

“从修建垃圾池到调解矛盾纠纷,再到照顾病弱老人、资助在读学生,全村人居环境、综治安全、村风民风等得到了有效改善,深层次反映的也是我们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万山区大坪乡白果村支部书记杨政敏说道。

截至目前,在“治寨委员会”和大家的努力下,在白果村矮龙组发展香柚产业200亩,资助学生7人2.6万元,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5起,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30余个,切实提高了群众幸福感和安全,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此外,万山区还设置人民调解委员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成立“春晖社”、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等,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如今,村美民富产业旺,万山正一笔一画地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蒲黎桃)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