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中寨镇:茶园“返租倒包”让村民当上老板
一场春雨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寨镇,云雾依山缥缈,晨曦穿透云层,漫洒在“万亩”茶山上,村民忙着除草,满山茶叶翠意婀娜,蕴涵希冀。
春节刚过,中寨镇志强村村民任廷付就迫不及待来到村委会,找支部书记张勇“讨政策”。
“张支书,听说‘白叶一号’茶叶可以让我们村民来承包管理,是不是真的?”任廷付热切地说。
“是的,你想承包好多亩?”张勇向任廷付解释道,“承包茶园要由村合作社统一指导管护,根据茶园类别按每亩200—500元价格进行‘返租倒包’,每亩需缴纳保证金300元,由合作社保底收购茶青,自己也可以选择性出售茶青或制作干茶销售。”
了解承包茶园“政策”之后,任廷付主动承包了10亩茶园。“以前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承包茶园自己就可以当老板。”任廷付满心欢喜地说。
“前期,我们上门宣传,村民心里还有顾虑,通过不断宣传,现在主动承包茶园的村民越来越多。”志强村副支书、副主任张金华说,党支部给了“定心丸”,大伙儿心里就有了底,剩下就一个字——干!
48岁的张金成,2021年在外务工,听说村里面可以承包茶园,下定决心承包了50亩。张金成的妻子常年在“白叶一号”茶园基地务工,80块钱一天,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的收入。
“出去打工没有技术,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政策这么好,种茶有发展前途。”张金成的憧憬马上就要变为现实,春茶即将开采,每亩可采20斤,合作社按每斤70元收购茶青,稳赚。
张金成已经缴纳2100元保证金,未缴纳的钱将向信用社贷款,信用社提供产业发展贷款(政府贴息)或提供低息贷款。
“过完年,我妻子收拾东西准备外出打工,被我拦下来了,让她留在家里和我一起承包茶园。”志强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廖三勇说,自从500亩“白叶一号”落户志强村以来,不分白天黑夜在茶山上跑,每一株茶苗在哪个角落都了如指掌。
“通过召开群众会、短信微信、电话通知等方式,广泛宣传茶园‘返租倒包’政策,发布‘返租倒包’公告,动员合作社、企业、大户、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志强村已有26户村民承包500亩‘白叶一号’茶园。”中寨镇副镇长冉松说。
中寨镇紧紧围绕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以“生态、绿色、环保”为发展引领,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大胆先行先试,敢于创新,探索建立新机制,开创新局面,采取“分、投、保、全”开展“返租倒包”和“党组织+”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园五基地”,大力推行“三变”改革,实行收益增长再分配机制,促进盈利良性循环,进一步助推全镇生态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最大化增加群众收益,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全镇以‘白叶一号’为主近7000亩茶园,按照‘网格化’切块‘返租倒包’给农户或合作社,招商引资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减轻后期茶园管护资金及劳务用工压力,进一步提高茶园管护质量和效益,促进茶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全镇生态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寨镇党委书记刘毅说。
中寨镇以党建为引领,推进“三变”改革。探索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群众承包的土地资源由村集体流转发展为成型茶产业资产;资金变股金:将成型的茶产业“返租倒包”到群众的资金入股到村社合一的合作社、群众将土地流转资金或折算资金入股合作社;农民变股东:村集体“返租倒包”茶产业的资金及群众入股合作社(村社合一)使得成为股民。
截至目前,已有133户承包2500亩“白叶一号”茶园,后期将由村合作社统一指导管护、配发肥料等物资。
据悉,中寨镇拟对每年村集体经济新增的10%用于差异化分配防返贫监测对象,如对个体超出防贫基础额度剩余总金额可另作再分配;5%用于给予补助70岁及以上老年群众缴纳政府收缴相关费用;5%用于平均奖励考取二本以上学生;15%作为管理人员贡献报酬(奖励);30%用于按承包面积奖励性补助承包茶产业农民;35%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陈智华)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