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板场镇: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沿河县

沿河板场镇: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03-24 09:09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2021年以来,沿河自治县板场镇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统筹推进“巩固、发展、振兴”工作,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该镇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要求,找准党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好领导体制、发展规划、机构建设和责任落实等有效衔接,全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板场样板”。

白山羊 王小兵摄_调整大小

该镇制定了《板场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下设了产业振兴、稳岗就业、组织振兴等工作组,成立了防返贫、教育保障、医疗保障等工作专班,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有序推进。

按照县委要求,加强对乡村振兴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引导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有作为、当标兵,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茶叶产业  王小兵摄_调整大小

持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该镇深挖各村优势潜力,突出区域特色,因地施策,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整合现有的23个村(社区)级集体经济实体,集中力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发挥蒲楠、友谊两个坝区区位优势,巩固提升瓜果蔬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

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精品化、标准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壮大“休闲式消费”采摘、农家乐体验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进农民触“网”,搭建便捷高效销售平台。

黑木耳产业 王小兵摄_调整大小

为建立健全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生活困难户进行常态化监测,该镇建立了“支部+网格”防致贫返贫网格监测机制,完善发现响应、评估核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四步走”闭环式工作体系。

设立预警监测信息网格员143名,全年累计纳入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监测对象“三类人群”共计5户24人。通过落实产业激励、小额信贷、教育资助、健康扶贫、综合性兜底保障等政策,已消除风险1户5人。

以人才振兴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该镇将春晖使者、高学历人才、高技能人员等优秀群体纳入人才库,实行日常动态培育管理,择优列为村“两委”干部后备人选。

加大发展党员、培育后备干部的力度,尤其是对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各类技术能手“四类人员”的发展和培育,不断优化党组织结构。

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王小兵摄_调整大小

该镇采取“培训+培养”“基地+实训”“联帮学比”等方式,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培训,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增加干部经济知识,强化干部为民意识,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接续推进就业帮扶系列政策,实现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该镇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全力提升劳动力技能,去年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期,惠及1583人。

同时,积极开展稳岗就业工作,通过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务工信息,推荐就业岗位46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10个,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落实创业补贴200人发放资金10万余元。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补贴、救灾救济等政策,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该镇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100%。全面推行河长制,辖区内乌江河流域面貌不断改善,土地修复治理、绿化造林、农田改造、水土保持工作扎实有效。狠抓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实施了山水林田生态修复等工程,镇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同时,该镇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评选等文明创建活动,高标准打造板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培育文明乡风,让更多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倡导者,为板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王小兵)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