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抢农时忙农事农民田间地头 “抢农民”
“春茶采摘急需人帮忙,明天有没有空过来做事?一芽一叶每斤30-35元不等,采得快的,摘4-5斤,一百多元钱一天。手脚慢的摘二斤半左右,一天能挣70-80元不等!”近日,松桃县普觉镇棉花山村茶叶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宗平来到村里田间地头现场“招工”,在得到五六个村民的肯定答复后才舒了一口气,感慨地说:“茶叶种植面积大,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民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近年来,该县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明确农业发展主攻方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向高质量优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茶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辣椒、油茶、精品水果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探索“村社合一”“四统一”的工作机制和模式,各乡镇按照“宜烟则烟、宜经则经、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蔬则蔬、宜畜则畜”,把“一村一品”和“一组一产业”生产经营模式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产业支柱;采取土地流转、租赁、转包、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运作方式,诞生了一大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产业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催生了在家门口就近上岗的“农业工人”, 通过培训,转变为按劳动领取工资的“职业农民”,实现了产业得发展、百姓增收的双赢。
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许多农民开始“洗脚上岸”,外出打工,很多乡镇年轻劳动力成了“稀缺资源”。许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产业基地急需帮工。因此,抢农时忙农事季节找不到“帮工”,农民成了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抢手货”。
“自从3月2日茶叶管护以来,每天有20-30人来种植茶叶的家庭农场上班,干除草、施肥等活儿,一天能挣70元钱,2月底,基地负责人就提前和我们预定了基地做工,一直做到茶叶采摘结束;茶园离家近,方便照顾小孩读书,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3月16日,该镇棉花山村脱贫户邓陆珍一边忙于给茶叶除草,一边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老板提前半个月就和我们预定好了务工一事,现我每天来农场务工,一般的除草、施肥、管护等茶叶管护农活是60元每天的收入,一个月下来至少有1800元的收入,在茶叶种植基地上班是手上活路,轻松。” 3月16日,该镇棉山村川硐组脱贫户梁巧云向笔者计算在家庭农场务工带来的经济收入,她笑得合不拢嘴。
“自2月底油茶管护以来,每天有10-20人来种植油茶的家庭农场上班,2月初,基地负责人提前与我们预定了务工协议,在基地里做除草,自带除草机和机械用油,务工一天150元的工资,就近务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人,比在外务工强多!。”3月16日,该镇尖山村脱贫户杨秀珍一边忙着除草,一边乐滋滋地对笔者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各乡镇共有大、中型特色农业种养殖基地1811家,可带动2万余人次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达10000余元,农民田间地头抢“农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强有力的就业创业增收支撑,助推乡村振兴。(石乔清)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