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四位一体”协调推进县域共青团改革
2021年6月,万山区入选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团万山区委严格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工作要求,凝聚改革共识、理清改革思路,注重吸纳各类资源,围绕“选、带、管、干”“四位一体”打好一系列改革组合拳,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难题,实现基层团组织力量大幅增强,青年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凝聚青年力量广泛“选”。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团区委围绕打破年龄、学历、身份、职级限制,建设专职、挂职、兼职干部相结合,符合群团组织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团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历史性的解决了区级班子一正一副问题,改革后新增团区委副书记1人、挂职副书记、兼职副书记各2名。二是全区11个乡镇团(工)委、16个中学团委、103个村级团支部书记全部配备到位,新增团的干部313人。三是突出“广泛性”“代表性”,从高校、返乡青年中选配了有办事能力、经验丰富的92名返乡大学生、返乡青年担任各村(社区)兼挂职副书记。四是加大“两新”组织团的覆盖。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建立团组织。截至目前,共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69个。
强化思想引领认真“带”。围绕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改革育人机制,强化青少年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一是坚持标准,严把团员“入口关”。严格团员发展程序和工作纪律,推优发展共青团员293名,实现不同学校、年级、学段团学比合理。二是建立中学团校17所,覆盖率100%,实现团课教育充分。党史学习教育团支部覆盖率100%,网上“青年大学习”团员参学率均在50%以上。三是实施“红领巾奖章”争章、少先队阶梯式成长激励制度、新时代共青团激励机制指导大纲普遍得到有效落实。四是依托“铜仁青年之家”实施“青马工程”,开展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大赛和中学共青团团务技能比赛,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干部业务能力素质。五是突出典型引路,积极培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员”“优秀春晖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利用新媒体矩阵,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大力宣传榜样可亲、可信、可学的奋斗故事,传递“青年好声音”,传播“青春正能量”,激励青少年比学赶超、见贤思齐。六是结合共青团、少先队改革,充分利用区内朱砂古镇、九丰、古建筑村寨等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研学,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管”。团干部通过认真履职,将资源精准“配送”到青年身边,主动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进而有效提升青年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制定出台《万山区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常态化开展述职考核,区委组织部将团委工作纳入全区党建考核,区委巡察办将改革工作纳入巡察监督内容,全力推动基层团组织实现班子好、队伍好、活动好、制度好、保障好“五个好”,进一步推动改革取得实效。二是用好“督学”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考核的督促引导作用,团区委将改革成果纳入团组织和团干部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排名印发给区委分管领导、部门主要领导参阅,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通过晒“成绩单”、下发通报、电话督促、提醒约谈等形式,在团内营造争先比学的浓厚氛围。2021年度,面向各基层团组织区分考核等次,评定“好”等次7个,“较好”等次12个,“一般”等次5个,“差”等次1个。三是对长期招募的返乡青年团干部,拟定工作清单,及时召开区级层面座谈会,通过履职成效,颁发荣誉证书,进一步激发社会青年服务家乡的激情和动力,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返乡服务。
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干”。聚焦引领凝聚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组织动员青年的职责使命,结合实际、立足本职,凝聚社会力量为青少年实施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一是实施“大学生春晖故乡行”计划项目,联系万山籍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人,常态选派200余名返乡大学生到基层团组织协助开展工作,有效的扩充了共青团工作力量,在关爱青少年成长、疫情防控、生态文明建设等志愿服务中提升了大局贡献度。二是围绕困境青少年,实施“活水计划—万山青少年关爱计划”项目。动员党政机关、社会组织等各界的力量1.4万余人筹集资金17.4万元共同关爱困境青少年成长。围绕青年励志成长,发起积分兑换项目,鼓励困境青少年通过自身努力兑换校服、书本等学习生活用品,截止目前,已开展校服募集兑换311套,折合资金2.7万余元。三是凝聚春晖力量开展“我为家乡捐棵树·同心共建春晖林”活动,2022年募集春晖林资金30余万元并在丹都街道建设香柚春晖产业1个。募集资金67万余元发起撷英计划投入乡村教育,投入60余万元修建春晖路十余公里。四是围绕《万山区贯彻落实<贵州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青年点单,“铜仁青年之家”接单,协调各方资源买单的“三单制”服务,开展“公益+”婚恋交友、爱心义剪、沙龙、青春分享会30余场次,服务青年200余人次,解决问题30个。(张玲玲)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