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闹春耕” 奏响田间“交响乐”
在万山区谢桥街道龙门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搬运苗种、耙地、下苗、覆盖种植程序有序进行,干部群众干得热火朝天。这是谢桥街道全民忙春耕的一个缩影,也是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在谢桥街道瓦屋坪村,当地群众正认真地学习新的种植技术,“玉米行距40cm,株距20cm,玉米与大豆间距60cm,大豆行距40cm,株距10cm,大豆种3行,玉米2行,大豆与大豆之间的行距保证在40公分,株距保证在10公分左右……注意保持衔接行距均匀一致,防止衔接行间距过宽或过窄。”谢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正热情的对群众进行讲解。
春耕生产是一年一度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今年,街道创建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领办粮油单产提升示范点3个,共9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1个,共100亩,力争完成粮食播种面积0.275万亩、总产量0.0808万吨。
抱团闹春耕,种粮劲头足,通过“党支部+党员”“农技人员+群众”的协作模式,深入开展“党旗插在生产线”活动,号召农业技术专家组成志愿服务队伍,着力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瓦屋坪村60多岁的村民向开水停下锄头说:“以往种地一亩,起码有3分地还可以利用,但奈何我们这代人就只会这样种,现在这种种植模式我是第一次见,种一亩地出两亩粮食。”
无独有偶,在谢桥街道石竹社区,群众正排队领取辣椒苗,谢桥街道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不仅有效扩大了撂荒土地的种植面积,提升了经济作物种植数量,还增加了群众收入。
“社区一开春就发动村民组长的力量,挨家挨户统计辣椒种植数量,并根据群众的需求积极与谢桥街道农服中心协调,确保能够满足群众种植需求,不误农事。”石竹社区副主任姜宇婷告诉笔者,此次共发放288200株辣椒苗,可供131亩地种植辣椒,并实施订单种植,公司保底回收,预计亩产量4000斤,亩产值4800元,
今年以来,谢桥街道通过以“党旗一线助春耕”,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党群联动,抢农时备春耕,演奏出“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的华丽乐章。(杨志鹏)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