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春来农事忙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万山各地蔬菜大棚、产业基地里,农田翻耕、育苗移栽等“马不停蹄”,为今年的丰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在鱼塘乡大龙村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上,村民们正忙着翻地、播种、施肥。据了解,清明节期间这里就已经完成了玉米种植工作,如今村民们将在两行玉米之间种上大豆,利用两种作物播种时间、生长期不同的特性,有效利用空间土地、提高产量,改善土壤、降低病虫害,实现“一地多收”。
“接下来我们将完善田间基础建设,邀请村民来参观与交流,发挥我们的带动示范作用。”万山区兴隆粮油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今天培训的是药剂拌种,能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农药的用量,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日来,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下沉”到鱼塘乡金盆村的田间地头,手把手为村民们开展农技培训。
“专家给我们培训,教我们种植水稻和防治病虫害的知识。”有了专业知识“傍身”,这个春天村民罗吉生就能更好地呵护自家的水稻了。
同样铆足劲抢抓农业生产的还有下溪乡瓦田村。春回大地,瓦田村连片的葡萄藤上都发出了新芽,剪枝、搭棚……村民在葡萄藤下忙得不亦乐乎。
“目前瓦田村葡萄种植面积在2000亩左右,年产量估计在500-600万斤。”基地负责人吴长银介绍道。
下溪乡的山地生态刺葡萄已种植数年,产量大、品质优,如今已与省内外不少企业签订了协议,进行订单式销售。为进一步提升葡萄产业附加值,下溪乡还在葡萄基地试种高端葡萄品种,并且延伸产业链。
“下溪乡还引进了阳光玫瑰品种,目前在试种阶段,已种植110余亩。”下溪乡组宣统委员张程表示,近年来,下溪乡将葡萄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并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生态农庄)+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不断壮大葡萄产业。如今,下溪乡共发展山地生态刺葡萄10000余亩,成立了7个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惠及全乡建档立卡户564户1752人,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夏颖辉 夏明凡)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