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凉水井镇:让青春光芒闪耀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思南县凉水井镇高度重视“五个一批”到村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培养,不断探索培养方法,不断强化培养力度,通过集中培训、老同志传帮带等方式,使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实现自我锻炼、自我提升。
服务大局不放松,多措并举防疫情
“妹儿,今天又来了,快进来喝杯水”,疫情防控期间,冉家坳村主任助理秦朝艳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将中高风险地区及贵州省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发到村组微信群后便开着“战车”、拖着小喇叭走村串巷开展宣传,有效提高了冉家坳村村民自我防护意识,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一份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精神。
秉持实干精气神,常怀为民服务心
合作医疗是关乎民生保障的大事,自该镇2022年合作医疗收缴专班成立之日起,大学生王艳每天打忙于电话宣传和合作医疗收缴调度。
“喂,大哥你好,我是安山村的王艳,2022年的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可以开始缴纳了,您可以在手机上自己缴纳,如果不会线上缴纳也可以把资金发给村’两委‘干部进行代缴,然后我们会把缴费收据发给您“。王艳同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每天给外出务工的人员宣传相关政策、告知收费标准、收费流程以及缴纳时间。同时,她还跟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利用群众会、院坝会宣传相关政策8余次,对特殊困难群众用入户走访的方式进行上门收缴服务共10余次。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作为镇团委专职副书记的杨小丽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岩村村主任助理。根据工作安排,她组织人员每周按时在“思南青春黔言”公众号上学习青年大学习,通过每日一调度、团干带头学等方式,该镇每期参学率均超过100%,属于全县参学率的前列,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志愿者对该镇社区环境卫生、乱张贴的小广告进行处理,利用集镇日宣传文明行动知识,对文明创建成果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村工作期间,她利用群众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多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对19户低保户逐一进行了家庭走访、实地调查,从实际中了解低保家庭的生活现状、就业情况、经济收支等。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多走访、多用心、多倾听,”发挥年龄优势,脸皮厚点,嘴巴甜点,用心程度深一点,把事办得让农户没话说,群众满意度就上来了,前辈们语重心长的说道。只有迈开“铁脚板”,才能问出“真需求”。大学生田梅同志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家家户户,进农户、聊家常、解疑惑、送政策,在帮助乡亲们处理一件件急难紧事中改进方法、总结提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成了她的“工作秘笈”,笔记本上记着精准扶贫户帮扶政策落实情况如何、村里留守儿童都涉及哪几家、哪个老人常年卧床养病、哪些是五保户、哪些是低保户、哪些是残疾人、村民们外出务工情况等......,渐渐的,她已完全融入工作环境中了,三会一课、党员发展、志愿服务等工作也从磕磕绊绊到熟练从容,她感慨道:“成绩”需要“俯下身子”真诚去做,真正的“获得”是从内心生发,看到群众露出的满意的笑脸也终于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在工作之余她还撰写宣传信息,报道该村的大小事情,截至目前,在各类宣传网站媒体刊发文件有40余篇。
从迷茫到坚守,从稚嫩到成熟。穿梭在朴实的乡亲身旁,点点滴滴的时光见证着他们青春的绽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作为“五个一批”到村任职人员,一如既往扎根泥土,心无旁骛钻研业务,把村民所愁、所急、所愿一件件落到实处,在基层淬炼党性,在群众中锻炼能力,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指引,在基层泥土中尽情绽放青春力量!(杨小丽)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