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和平街道:“党建+”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区县动态 沿河县

沿河和平街道:“党建+”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2022-04-28 16:20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为丰富民众“菜篮子”需求,沿河县和平街道立足区位优势,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带领各村(社区)大力发展有机果蔬产业,确保民众能吃上绿色、健康时令果蔬。

特色品牌  有机果蔬“俏市场”  

凌晨三点,夜深人静,那田间的蛐蛐正在低声吟唱,仿佛在述说着春天的故事。

在和平街道枫香社区温家坝组,一束束灯光打破了夜的宁静,一排排运送蔬菜的车辆早已在此等候。

笔者询问收购果蔬的老板为何这样早,老板咧嘴一笑:“这里的果蔬品质好,有机又新鲜,十分畅销,来晚了就没有啦。”

菜农张加佐一边满头大汗装载蔬菜一边高兴地说:“今天还可以,蒜苔批发就卖了10元一斤哩。”

“咱们社区的果蔬是出了名的好,早在二十几年前,我们就是铜仁早熟蔬菜示范基地,1998年就创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乌杨品牌无公害果蔬’,主打有机、绿色、健康。”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秀刚介绍。

据悉,该社区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通过科学选种、科学育苗、科学管护、抱团发展等方式,创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果蔬品牌,拓宽了产业链条,产品的附加值得到了有效提升。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户均年收入达六万元左右。

支部发力  “合作社”领衔“日子美”  

行走在山坪村的乡间小路上,四月的春风和煦温暖,万物蓬勃生长,春风中含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香甜味道。

提起过去的艰苦日子,老党员崔道发欲言又止:“守着土地辛苦劳作,却养不活一家子。”

“穷则思变,变则通”。怎样利用好这片土地带领大家增收?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老支书崔道树,通过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发动菜农入社,该村于2011年创办了“神猫农民专业合作社”。

正在田间管护西瓜苗的合作社社员崔道友感慨道:“以前种植西瓜多次失败,自从加入合作社,有专业技术指导,种出来的西瓜销路有保障。”

“我去年种植蔬菜、水果共6亩,收入了10万余元,今年我继续发展果蔬种植,预计会是个丰收年哩!”合作社社员田海满脸喜悦地说。

如今的山坪村,在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力”,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下,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家家户户都靠种植果蔬过上了好日子。

示范带动  “土专家”变致富带头人  

走进大坪村瓜子坨组,成片翠绿的果蔬映入眼帘,十分喜人,近看才发现,品种丰富,成排的辣椒、西红柿、小白菜、香葱,红彤彤的草莓,成片的枇杷树、樱桃树早已硕果满枝头……

正在采摘草莓的李芳大姐告诉笔者:“今天天气好,带着女儿来体验采摘的快乐,这草莓个儿大、红彤彤的、酸甜可口,家人都喜欢吃!”

询问起菜农种植果蔬的心得,大家都呵呵笑起来:“还不是因为我们村里有个‘土专家’呀。”

菜农们口中的“土专家”就是该村党员崔有权,他读书时学的生态农业专业,一次在县委党校的学习启发了他,他决定潜心“研究”种植技术,正在地里管护蔬菜的崔有权告诉笔者:“作为党员有义务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我就手把手教农户采用套种、‘错季节’种植,这样的种植既节约土地,还能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

据了解,近年来,和平街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引领各村(社区)大力发展有机果蔬种植。目前,该街道种植有机蔬菜达12000余亩,果树6000余亩,促进群众户均增收达10000余元。( 田进红 陈燕平)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