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一田多收,助农增产增收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江口:一田多收,助农增产增收

2022-04-29 09:24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眼下正值春耕的大好时节,江口县结合实际,落实做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真正实现大豆、玉米的高产稳产,实现一田多收,助农增产增收。

微信图片_20220429093220_调整大小

在江口县太平镇岑忙村,记者看到,几十名村民正忙着起垄、播种、开沟、施肥等一体化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我们村‘两委’和驻村干部,都会下队去宣传种大豆和玉米。我们积极响应、配合他们。现在我们到这里干活,每天有90元的收入”。江口县太平镇岑忙村村民杨再堂说。

微信图片_20220429093224_调整大小

同时,该县农业农村局和太平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深入耕种现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农户科学选用“南甜6号”甜玉米杂交品种和国审、贵州省审定的齐黄34非转基因大豆品种,帮助农户科学选种、施肥,讲解推广套种间距等技术,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

微信图片_20220429093228_调整大小

“我们太平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岑忙村生产基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模式,这种模式我们主推的是‘2+2’的宽窄带状种植模式,它的规格就是两行玉米中间栽两行大豆。大豆与玉米之间的行距我们的标准是50公分、两行玉米的行距是40公分、两行大豆之间的行距是35公分、玉米的株距是20公分、大豆的株距控制在8公分。为什么推广这种种植模式?因为如果全部都是这么宽的种植,每亩的苗数不够,要把它株距缩短一点,基本上控制在每亩大豆的密度9000株,玉米的密度在每亩3500株。”江口县太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永富说。

微信图片_20220429093233_调整大小

据了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今年来在全国推广的一项新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在不增加耕地的情况下。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为积极推广该模式,太平镇岑忙村村“两委”及驻村干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入户等方式,向村民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让群众有活干、有收入。

“我们岑忙村发动老百姓,并对他们进行宣传,让他们知道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的种植模式,流转土地近400亩,通过集中连片的种植,起到了示范带动群众的作用。在此期间,岑忙村村‘两委’积极地为流转土地、劳工协调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江口县太平镇岑忙村第一书记杨加文说。

微信图片_20220429093237_调整大小

今年以来,江口县紧紧围绕“稳粮扩豆、保粮增收”的目标,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模式示范推广工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备足春耕所需农资,为全面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稳定粮食生产,今年江口县采购了4吨大豆种子,2万公斤水稻种子,有机肥500吨,发放给农户、种植大户等,落实各项惠民增产,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我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0.87万亩,力争达到21.1万亩,产量稳定在6.37万吨,力争产量达到7.07万吨。”江口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吴再平说。(曾锣强)


责任编辑:金彦希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