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看铜仁如何赋能?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小菌菇“长”成大产业 看铜仁如何赋能?

2022-05-11 09:27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近年来,铜仁市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加强科技要素支撑,以“三引领”强力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食用菌种植规模将达10亿棒、产量5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

1

以院士工作站为载体

强化技术引领

引进一个人才建站。2019年,铜仁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领导赴吉林大学登门拜访李玉院士,诚意邀请其来铜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2020年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李玉院士工作站获批准建站,实现了贵州省食用菌类院士工作站零的突破,为我市引进食用菌高端人才、发展先进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了更高层次的平台。

组建一个团队兴站。李玉院士先后多次莅临铜仁市印江、万山等地实地考察,亲自组建了以其为带头人,由李长田、王琦、李晓、Kakishima(柿嶌眞)等业内专家为成员的李玉院士团队,其中科研骨干14名,是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团结凝聚的教师团队,对提升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食用菌技术人才骨干队伍、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具有巨大推动作用。李玉院士团队与梵天菌业公司建设菌农培训中心,院士团队李长田教授、张波博士、舒黎黎博士定期组织菌农开展种植理论与技能实操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以上。强化了技术培训提高菌农劳动技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推动产学研合作强站。在李玉院士团队的指导下,梵天菌业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签订了《高附加值香菇黑木耳多糖制备关键技术及产品》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和《废菌棒资源化利用工程示范项目》技术服务合同书;协助梵天菌业有限公司、铜仁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菌之源公司与盐城爱菲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盐城爱乐科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实用专利和发展专利30余项;与中国食用菌协会共同申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厂房设计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完成了单片耳、绣球菌、玉木耳、舞茸等珍稀菇类企业标准的制定。院士工作站在产业“线”和“面”的拉动效应明显,解决了食用菌共性的关键技术难题,针对性地向食用菌产业上下游延伸,逐步形成技术和产品的关联链条。

2

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

强化创新引领

依托木黄食用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积极推动食用菌产业协同创新。探索走出了“龙头企业+生态智慧农场+村集体经济+农户”四位一体的黑木耳产业发展模式。并总结出科学、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印江、沿河、万山等地建立生态智慧农场17个,带动5000余农户直接参与产业发展。

着力强链壮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食用菌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木黄食用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分别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生产基地19个、菌棒生产线21条;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大棚70多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大棚6.5万平方米;智能化育菌中心3万平方米;国内先进的黑木耳智能化分拣包装生产线和双孢菇、香菇脆片等即食食品加工生产线各1条。

科技保障菌种繁育。木黄食用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梵净山特色食用菌珍稀品种DUS测试选育中心,启动特色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开展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分子育种、菌种生产质量全程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目前,我市自主研发的黑木耳、玉木耳、香菇、绣球菌、竹耳、红耳等数十种菌种已用于生产,黑木耳的分支品种已达64种。

3

以龙头企业为载体

强化带动引领

创新“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从菌种到成品,以梵天菌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统一制定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提供菌种菌棒、统一组织农户管理、统一回收菇农产品,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同时,建立“一包三保”机制,强化产业保障,确保企业和菇农利益最大化。

夯实食用菌产业基础。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建立黑木耳菌包生产线和栽培基地,参股并建设贵州森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55亿元,建有一座黑木耳智能化菌包厂和占地107亩的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拓展了食用菌产业版图,确保种植规模和产量。

强化食用菌“两品一标”打造和市场渠道开发。初步形成了省级食用菌公用品牌“黔菌”+市级区域品牌“梵净仙珍·健康养生”+企业自主品牌的三级品牌架构。培育了“自然朵”“梵净仙菇”“领头菌”“蘑菇家”“荪灵”“好菇娘”等一批食用菌企业自主品牌。建立了完整的产品可追溯系统。将梵净山的优质食用菌产品大量推向市场。加大品牌培育与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利用印江成功创建全国食用菌标准化栽培示范区的影响力,全面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全力助推“黔货出山”。(袁洋 姚利)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