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许家坝:“五个强化五个到位”全面推进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
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实现“减量遏大”目标。思南县许家坝镇以“五个强化”深入推进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切实做到“五个到位”,全力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长效机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研究部署,组织领导到位。为确保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顺利推进,许家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对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进行研究部署,精心制定和完善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12个成员单位、各村为成员的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辖区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围绕交通领域的重点违法行为、源头隐患、运输隐患,重点排查和整治等重点风险,全面推进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
强化全面排查,源头管控到位。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全面筛查电动摩托车备案登记,建立电动摩托车台账和补录登记,共计备案登记电动摩托车1601辆;同时,全面排查涉嫌非法营运车辆及7座面包车辆,签订承诺书,建立“非法营运”黑名单库82辆。交管站牵头,安监、派出所、道安、各村(社区)等单位紧密配合,对辖区内县道、村道和通组公路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对“三必上”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路窄险要等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建立台账74处,并对建立台账的安全隐患路段定期巡查和靶向治理。农机站牵头,结合辖区农业生产总体布局,对辖区农业生产集中用工、以及春、夏季农业活动进行统计,建立11家重点企业用工台账,动态、精准掌握群体性用工,有的放矢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落实打招呼制度。市监部门牵头,农机、派出所、安监、交管等部门对“大吨小标”“大罐小标”、变型拖拉机等非法非标车辆销售、改装、维修企业和“黑窝点”进行不定时联合检查和实施台账管理。由学区办牵头,督促各校开展校园周边疑似非法营运车辆摸排和学生“护学岗”制度,执法小分队在上、放学,放假、返校时段开展交通巡查。交管站、道安站牵头,在路检路查、日常检查等过程中对辖区内重点车辆、驾驶人、客货运场站等完善源头管理台账和驾驶员承诺书签订。同时,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为统筹,每月对辖区内各项源头开展分析研判、系统排查、动态监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精准画像,确保源头管控精准。
强化村级劝导,车辆管控到位。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各村网格长、网格员、联户长、劝导员,在节假日、逢场赶集、重大节庆、民间风俗活动等重要节点,对农村乡间客运、面包车、电动三轮车、摩托车等开展交通劝导工作,特别是对农用车、三轮车、面包车违法载人、人货混装等行为进行劝导和制止,对不听劝阻的移送派出所进行处理。同时,在劝导过程中,向来往驾驶员、群众宣传交通法规知识。通过各村(社区)交通劝导,大大消除了驾驶人员不遵章守纪、开车麻痹大意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
强化联勤联动,执法检查到位。许家坝镇通过日常路检路查、场天联合检查、县乡联合专项整治、“五一”假期领导带队等方式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迅速掀起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从严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交通领域事故高发势头的整治风暴。在整治行动中,采取“白天+夜查”,定点检查和流动巡逻方式,重点查处驾驶人无牌无证、不戴头盔、搭乘多人、酒驾醉驾、穿拖鞋驾驶、野蛮驾驶、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同时对不文明交通行为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教育,让其了解其行为的危害性。据悉,自4月交通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镇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95起,PDA开单141起,电动摩托车处罚154起,其中重点违法行为无证驾驶查处18起,酒驾1起,非法营运1起。
强化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到位。以“七进”宣传、专题培训和整治过程教育相结合,提升广大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入户走访、村级喇叭、坝坝会,场天集中宣传、摆展板、各校红旗下讲话、家长会等形式常态化开展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进机关“七进”宣传。通过召集网格员、网格长、联户长、重点驾驶员、电动摩托车驾驶人等方式开展《农村地区交通领域安全风险防治手册》培训会、七座及以上面包车驾驶员、客运车辆驾驶员培训会、电动三轮摩托车驾驶人培训会。同时,始终把宣传活动贯穿到日常执勤执法和村级劝导过程中,对查获的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认真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采取以案说法、讲危害、讲后果、讲责任、警钟长鸣的方式,警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田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