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铜仁:“五合五建”扎实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本市要闻

铜仁:“五合五建”扎实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

2022-05-16 11:07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启动以来,铜仁市坚持把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将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聚焦“五合五建”示范带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高位推动聚合,建设乡村振兴“样板高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专题听取试点建设情况并作出批示。市级成立以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任组长,市财政局等12家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指导组、规划指导组、建设指导组、审计监督组、红色文化挖掘组、产业发展组、乡村治理组、乡村振兴组”8个工作指导组,形成“1+8”组织领导体系。各试点县相继成立了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设指导组具体负责相关工作,形成上下“一盘棋”共抓共建格局。

二是强化责任压实。制定印发《铜仁市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试点县和14家成员单位具体分工和主要职责,形成“1+N”责任落实体系,确保试点村各项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取得实效。成立由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任班长,市委组织部、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7名业务骨干为成员的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统筹调度全市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各试点县乡村三级参照抽调精锐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对照试点目标、工作任务、建设要求,真正抓具体、具体抓、抓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

三是强化统筹调度。制定“联席会议、信息直报、联系包保、工作督查”四项制度,采取“日报告、周调度、旬调研、月推进”方式,全面跟进掌握项目进度。制定《试点建设工作横道图》,明确13类66项重点任务,细化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工作目标,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挂图作战,及时跟进督促施工进度。围绕资质优、实力强、信誉好、有担当“四原则”,竞争择优确定施工单位,根据项目类别属性,逐项目分析研判,采取“双向推进”的方式,坚持“两条腿走路”,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目前,全市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共68个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精准规划结合,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美地”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通过“考察+调研”方式,市县领导多次带队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学习,同时发挥基层力量作用,深入红色村访老支书、老党员、高龄老人“三老”、开田坎会、院坝会、家庭会“三会”,挖掘红色元素、探索村庄红色发展定位,做到因村而异“一村一主题”,着力将试点村打造成为各具特色的铜仁红色文化形象名片。如,石阡县困牛山村以“红色传承·党建研学·农旅融合发展”、印江县木黄村以“红色木黄·会师小镇”、沿河县长征和白石溪村以“云贵高原第一块红色政权”为发展主题。

二是坚持红色打底。围绕保护优先、科学开发,落实红色文物、遗迹保护政策,从历史、人文、文艺等视角,围绕试点建设“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做”,着力打造综合教育实践平台、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深入挖掘梳理试点村红色基因、红色故事、文化图腾等红色资源,提炼红色精神,提升红色村“热度”,促进红色村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木黄会师纪念馆、长征村红色教育基地4个“看、听、悟”一体化沉浸式红色教育服务点,梳理提炼红色故事92个、编写红色歌谣1首、编导音乐舞蹈剧1个、出版红色文化书籍52本。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林下+土地+退耕还林管护资金”等资源,不断探索“林下经济、精品水果、休闲采摘园”的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布局,并选派产业发展指导员到村,实行“蹲点”技术服务。目前,发展绿色产业1900亩。其中石阡县困牛山村发展林下食用菌200亩、蜂糖李、板栗、生态采摘体验园345亩,沿河县白石溪村、长征村空心李、竹笋等1355亩。

资源项目整合,建设红色教育“打卡圣地”

一是注重标准化建。市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市、县部门资源项目,制定《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要素清单》《第一批红色美丽村庄有关项目资金政策情况统计表》,共分解市、县两级56家单位108条具体工作任务,形成“一单一表”的“1+1”要素保障体系。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充分把握项目实施需要和场地容纳等因素,统筹用好“村级劳务合作社”和“中标实施单位”两个施工主体,做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双管齐下。目前,为全市68个试点建设项目整合投入资金5871.09万元,且主体全面完工。

二是注重规范化管。建立“党员巡护、村民自护、网格管护、村委维护”的红色美丽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积极性,采取“包片负责、一包到底”的方式压实管护责任,把传承红色基因转化为村党组织带领村民自觉参与红色美丽村庄管护责任意识,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打造安居乐业美丽家园。如,沿河县长征村、白石溪村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参与村庄管护、环境治理、宣传引导等工作。

三是注重高效率用。充分发挥4个试点村现有红色遗址、红色文化主题和红色培训基地作用,不断吸引周边游客,切实带动试点村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红色美丽村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群众获得感,利用红色故事、“红色课堂”、“精神课堂”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运用红色美丽村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幸福感。目前,4个试点村累计接待前来缅怀先烈、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旅游的党员群众10万余人次。

人才力量汇合,建设共建共享“文明福地”

一是建强干部队伍。围绕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紧缺人才需求,进一步充实试点村人才队伍。构建“5+1”人才体系,成立党建指导员、乡村规划师、乡村营造师、产业指导员、乡村监督员5人小分队,再选派1名专业对口的985人才到村任职。以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轮换为契机,精准选派10名熟悉村庄建设、红色文化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为试点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二是夯实基层组织。抓细抓实试点村党组织建设,结合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对试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全面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强化功能,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及时开展新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夯实村级执政基础。目前,4个试点村“两委”班子成员共19人,平均年龄43岁,其中35岁以下人数5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3人,女性成员人数2人,村级后备力量11人。

三是凝聚群众力量。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召开群众会、小组会等方式,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县委书记在规划开始前、规划确定后、项目启动时三个节点,到村组织召开群众会作出承诺,提高群众认可度。同时,用好用活村级劳务合作社,对全村所有劳动力进行全面统计,定期组织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试点项目建设,全面提高群众参与度,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其获得感。目前,4个试点村均已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社”,登记在册社员共计856人,其中已参加项目建设的村民562人。

示范创建融合,建设强村富民“发展旺地”

一是强化试点整合。在党建引领上下足“绣花功”,积极探索“党建+文化+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结合市直各部门职能职责,把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东西部企业结对帮扶100强示范村建设和六共机制“村社合一”示范点建设相结合,集成打造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目前,全市共整合21个示范点到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村,其中省3级个、市级4个、县级14个。

二是强化产业发展。围绕强组织、富集体、富群众、创标准、创品牌、创示范“一强二富三创”目标,深入推进“六共机制”,找准各试点村的产业发展定位,以发展红色产业为突破口,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不断建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好红色美丽村庄整合资源,把特色产业发展贯穿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始终,精心打造“红色农旅一体化”产业结构布局。如,石阡县困牛山成立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整合资金700余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是强化利益联结。将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盘活当地资源,重点围绕长效产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进市场主体与村集体共同组建旅游服务公司,配套推出教育培训、休闲农业、土特产销售等项目,打造富民产业链切实助农增收。如,印江县木黄镇探索实施联结弱劳动力家庭、联结就业岗位开发、联结村级公益事业、联结集体资产发展链、联结合作社薪资报酬“五联”工作法。(简雄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