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举行“铜仁作家面对面”文学沙龙
5月20日,“铜仁作家面对面”文学沙龙第一期研讨活动在铜仁学院人文学院举行,本期活动主题是“往事历历,回望深情——侯长林散文创作研讨”。活动由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铜仁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写作研究院院长孙向阳教授主持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说,为了关注身边的作家,聚焦黔东文学创作,繁荣铜仁文学评论,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写作研究院联合铜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决定从2022年开始联袂举办“铜仁作家面对面”系列文学沙龙。本期活动由铜仁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铜仁学院欧阳黔森研究中心承办。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孙向阳简单介绍了侯长林的创作情况。他说,侯长林教授现任铜仁学院校长,系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文化和教育研究,并进行文学创作,荣获了贵州省第四届“乌江文学奖”等奖项。2021年11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往事回望:侯长林散文选集》,洋洋洒洒70余万言。全书分“校园记事”“学术日记”“大地情怀”“域外记忆”“人生感悟”“岁月匆匆”六部分,是侯长林教授散文创作的结集与精华。他希望参加研讨的专家畅所欲言,为推动铜仁学院的文学教育和地域文学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围绕侯长林的散文创作先后发言。
中国作协会员、铜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梵净山》杂志副主编晏武芳说,从《往事回望》中,可以看出侯长林校长虽然一直在为铜仁的教育事业奔忙,但他是以一个文学在场人的姿态,在拥抱生活,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念生活,并记录生活。侯长林的散文文风质朴,情感丰富,是非虚构创作的佳品。
中国作协会员、写作研究院副教授王晓旭宣读了原铜仁市作家协会主席、铜仁幼专安元奎教授的书面发言。安元奎认为,读罢《往事回望》,让他感受到了一个学者丰富的心路历程。让人感动和尊敬的是,侯长林教授人文情怀不仅浸润于文字之中,还漫溢于文字之外。体现在对文学的支持,对作家作者的提携。安元奎认为正是在侯长林教授的领导下,铜仁学院正在成为贵州高校中最令人向往的文学殿堂。
王晓旭在发言中说,《往事回望》语言功底扎实,随处可见作者对存在的深层思考,许多细节非常精彩,也有不少的篇什让读者震撼。他认为,部分篇什的叙述策略还可以斟酌。因此,相对于选集的整体文本价值,他更看重文字散射出来的文学精神。
中国作协会员、人文学院教授向笔群说,《往事回望》是一部生命历程的大书,也是一个作家真实生活历程文学再现。尽管我们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岁月,但是《往事回望》却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人生历程或者奋斗的精神回望。
人文学院中文系负责人李子芯教授说,侯长林的散文于平实中见厚重,字里行间展示了高级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人文学院水汶教授说,《往事回望》是一部厚重的散文集,70万字背后更是一部厚重的人生经历。人文学院副院长白俊骞教授说,《往事回望》是一部思考的力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时时处处都在思考的学者、作家,让读者感受到了思考的力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写作研究院高级编审王晖说,家国情怀是《往事回望》的底色,也是这部散文集最显著的特征。大量的哲学和文化关照铸就了《往事回望》的厚重和品格,作品真诚朴素而有温度的文字又增添了文本的吸引力,让作品留下诸多让人不得不停留的地方。
与会的庄鸿文、李欣莲、代柯洋、李胜勇、郭征帆、唐竹英等专家也分别就侯长林散文的思想、意蕴、创作技法等作了交流发言。
活动合影
孙向阳在活动总结时说,感谢与会作家、专家的发言。读者的眼光是独到的,对于《往事回望》这部散文,每一个读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阅读体验。在他看来,侯长林教授的散文表达了作家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一位学者对外部世界、历史与现实的文化思考和理性省察,其匠心独运的文化审美关照一直贯彻其散文创作始终。其语言质朴,行云流水,笔随心走,是作者发自内心个体生命感悟与朴素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的一场精彩对话。
人文学院学生代表、《晨光》文学社代表30余人参加了研讨。(芈姝雪 张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