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罗场乡:“三个引领”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罗场乡以“三个引领”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坚持组织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根深才能叶茂,路正才能致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乡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创建联村党委。根据地域相邻、环境共治、产业联推原则,因地制宜将位置相邻、地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遗产地的岭峰村、靛厂村、茶元村和广东坪村4个村进行整合,组建“自然保护区党委”,切实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抱团发展,联合振兴。配强村“两委”班子。高标准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达6人,实行“一肩挑”比例达到100%,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筑牢战斗堡垒。强化村干部管理。健全完善村干部管理机制,制定《罗场乡村干部管理办法》,对工作纪律、工作任务、奖惩制度、考核及其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实施产业引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该乡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多元产业。大力发展茶叶和药材两大主导产业,管护茶园3564亩、中药材3200亩。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等生态优势,积极发展黄花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种植黄花400亩,养殖中华鲟40万尾,开展空心李、冬桃果园提质增效530亩。盘活闲置资源。做活土地流转文章,佐坪村流转闲荒土地20亩,重新翻耕发展辣椒种植,发挥土地效益,变“闲地”为“忙地”,让低效用地变活“生金”。唤醒“沉睡资源”,盘活寨口村废弃茶叶加工厂,拟建黄花竹笋加工厂,解决黄花生产加工问题。强化政企交流。坚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彰显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培育贵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康药业有限公司,突出政策支持,提供配套服务,帮助企业做实走深。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引进腾弘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签约种植仙草150亩。
注重人才引领,构筑乡村振兴“强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该乡不断壮大人才规模,稳步提升人才素质,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动力。壮大人才队伍。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外务人员、退役军人等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乡村建设,培育农业技术专家6人,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0人,引进创业致富带头人9人,积蓄一批在农村、爱农业、想发展的乡土人才,形成推动乡村振兴强大合力。加强人才培育。注重对乡土人才的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学习强国APP、铜仁智慧党建云等载体,组织乡土人才参与学习教育,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农技专家田间地头开展农机操作技术培训20余次,开展大豆、辣椒种植等培训60余次,挖掘农村人力资源,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组团驻村帮扶。优化驻村方式,重新调配驻村队员,根据实际划分罗场、茶元和两河三个片区,强化工作统筹安排,明确驻村干部工作职责,细化驻村帮扶工作任务,严肃驻村工作纪律,有效发挥驻村力量,助推乡村振兴。(代丹)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