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仁山街道:党建引领小村庄“破茧成蝶”
走进万山区仁山街道塘边村,只见色彩斑斓的山林和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居相互映衬,呈现出一片怡人景色。近年来,仁山街道塘边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强化环境卫生整治、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悄然“破茧成蝶”,绘就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强支部引领,持续绘就产业发展的致富图景。在塘边村辣椒种植基地,村民正在种植辣椒幼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施肥、耕地、覆膜、栽苗、覆土,群众正忙着种下一年新希望。
近年来,仁山街道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按照“街道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构建短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发展有潜力,一村一品的产业新格局,在街道党工委带领下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赴安顺、松桃等市县考察,寻找村集体发展产业项目。在综合考虑塘边村山林土地分布、土壤气候特征、群众农户种植基础后,锁定辣椒种植产业。依托辣椒种植,塘边村以惠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中心,引进辣椒加工厂,采取订单方式发展辣椒种植产业,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按照每亩300元土地流转计算,群众可实现土地流转收益约为30万元,逐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模式,实现村级增收、群众致富。截至目前,共计种植辣椒1000亩,受益500余户,可实现塘边村周边在家劳动力就业全覆盖。
强乡村治理,持续勾画宜居宜业乡村新画卷。现在的塘边村,绿树成荫,一条条清澈的沟渠交织纵横,乡间马路干净整洁,农民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勾画出一幅沟渠连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仁山街道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以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为目标,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两委”成员包片、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包户的卫生区包联责任制。塘边村党员带头,自发组建“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两委”干部、党小组长、村民组长严格落实属地职责和岗位职责。截至目前,该村先后出动人员300人次,清除杂草杂物1000余处、清理辖区内坑塘、沟渠5处,清理房前屋后杂物300处。
强文明实践,持续绽放新时代志愿服务之花。行走在塘边村的乡间小路,总能看到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服务他人、奉献他人的身影。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也有年过半百的花甲老人。从乡村振兴到疫情防控一次次传递温暖的关爱行动、一场场传播文明的宣传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一抹“志愿红”。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塘边村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标准,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立理论宣讲、乡风文明、公益帮扶、道德宣传、平安建设等5支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党员群众家中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和帮扶工作,获得了党员群众一致好评。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对村级管理、社会治安、乡风文明、环境卫生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规范群众文明生活,营造干净整洁、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整合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9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肖子花)
责任编辑:陈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