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杨家坳乡:旱改水—水稻高产田的丰收密码
春争日,夏争时,水稻插秧正当时。正值水稻苗移栽关键时期,在思南县杨家坳乡邵家渡村旱改水项目点,农户们正在忙着翻耕、引水、耙地、插秧。
“秧苗不能插得太深,太深容易死苗,也不能太浅,太浅容易漂秧,要采取宽窄行套宽窄距的错窝栽插方式,做到浅、匀、直、稳,这样的栽培方式更利于后期稻株通风透光,能有效提高光能利用实现增产”,该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在邵家渡村示范点认真细致地向农户讲解种植技术。
为真正让“良田”回归“粮田”,且是高产田,杨家坳乡以“田块平整规范化、农田耕作机械化、田间管理科学化”为目标,通过水、田、路综合治理,建成了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旱改水”水稻种植示范点,同时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进行早稻秧苗生产,确保优质稻苗供应,切实为早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落实
“这一片土地原来由于不易灌溉,得看老天给饭吃,现在经过旱改水项目实施,水灌进来流出去就是弯个腰的事儿,这块种一片辣椒得有几种‘身高’的旱地居然摇身一变好水田,‘旱改水’可真是一件‘与天斗,其乐无穷’的事儿嘞!”邵家渡村副支书梁进海半蹲在田坎上笑呵呵地说道。
自旱改水项目启动以来,该乡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垂范签订协议,打破“组看组,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僵局,并通过入户动员,筹划修建水渠,农技人员进地头等举措,让群众深入了解旱改水项目“是什么、改什么、怎么改,给群众吃下定心丸。”
据悉,位于该乡邵家渡村的“旱改水”项目共涉及田块面积270余亩,预计6月中旬将全面完成早稻移栽工作,曲曲折折的田坎经夏日阳光照射,一派“丰收轮廓”已迫不及待提前映入眼帘。(黄永清 袁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