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科技特派员田间“把脉问诊开良方”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松桃科技特派员田间“把脉问诊开良方”

2022-06-15 11:28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辣椒的追肥以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为主。同时,追肥要早……”近日,来自松桃县农业农村局和普觉镇农业服务中心的4  名农技人员走进尖山村辣椒种植基地,一对一指导村民进行辣椒追肥和管护培训。

“以前种植辣椒,把苗移栽到地里就不管了,不仅产量很低,品质也不行,辛苦一番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好了,有农技员在现场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我们听得懂、学得会,增产增收自然不成问题。”在普觉镇尖山村的辣椒种植基地,几户群众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高兴地说。

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一对一讲解茶叶管理相关知识2

同样热火朝天的指导场景,也在该镇棉花山村茶叶种植基地上演。 “茶叶光长叶,不发‘嫩芽儿’,咋个办哦!”6月6日,该县棉花山村茶叶种植大户刘宗平看着地里一株株“茁壮成长”的茶叶苗不知所措。

“别急、别急,有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正当刘宗平陷入困境时,县农技专家 “把脉问诊”到了这里。

“你们看看这茶叶地里,到处都是杂草,把茶叶苗的养分都吸走了,怎么发嫩芽出儿。”农技专家一针见血地给刘宗平指出了症结所在。

“我家田里没有草哟,茶叶苗长得也不好。”“茶叶苗施肥上怎么才能保证营养?”……听说有专家来“把脉问诊”了,四面八方的村民蜂拥而至。

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一对一讲解茶叶管理相关知识396be358d66344

村民的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农技专家一一认真解答。

“农技人员到田里‘把脉问诊’就是好,现场上课,许多技术难题都迎刃而解了。”听了专家的讲解,刘宗平立马打消了心里的忧虑。

“我以前也曾经参加过几次县上组织的种植技术培训课,听过专家讲大课,但真正到地里种茶叶时,感觉还是‘云里雾里’。刘宗平告诉笔者,有了专家慢慢地讲,手把手地教,什么技术难题都能解决。如今,刘宗平的茶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000余亩,年收益达60余万元。

“今天我们在地头听了这堂技术课,大家都学到了不少种植技术知识,我们农民就喜欢这样的‘田间课堂’,既看得到、听得懂,效果又好。”村民刘巧云高兴地说。

针对农户在种植、养殖过程遇到实际问题的需求,连日来,松桃县积极组织县级科技特派员和各乡镇农技人员及村(社区)“土专家”“田秀才”,根据产业分布、群众需求等实际情况,立足专业优势,发挥自身特长,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开“良方”, 开设“田间农技课堂”,面对面、手把手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培训、点对点科技咨询服务等,,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的“急”“难”“愁”问题,让种植、养殖户吃上“定心丸”,千方百计促增收,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使授课达到实效 ,农技人员结合各乡镇产业实际 ,转变培训思路 ,把室内培训改为“田间课堂”培训 ,根据村民实际需要,农技培训就从“专家讲什么,村民就听什么”变为“村民想听什么,专家就讲什么”,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由农民‘点题’,农技人员‘配菜’,现场解答,示范指导,实践性强,又能很好地互动,群众接受起来快、效果好。培训人员还根据农民 的“口味”深入田间地头现场面对面地讲 、手把手地教 、现场讲解 、示范指导,农民容易接受,能学以致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技术,增强群众的致富能力。

为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该县各乡镇农技部门还通过教、引、传、帮、带等多种举措,邀请当地致富能人和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能手的技术使用现身说法,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的讲解,有效的帮助农户提升科学种植、养殖水平,让参学农民取到农业技术“真经”。

农技人员还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开展线上科普和远程指导,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为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散户解决病虫害防治、畜牧生产、经果林培育等问题。

截至目前,该县各乡镇已举办果蔬套种与管理、果树的剪枝、施肥、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大棚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烤烟、南瓜、辣椒、茶叶种植与管理、中药材等各类“田间课堂”示范培训班200次,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000多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2000余户,培训村级农技人员3000余人次、脱贫户5000余人次。现场为脱贫群众传授农技100余项,解决实际生产难题200余个,受益群众达3000多人次。使脱贫村民不出家门便掌握养殖、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等要领,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强了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激发农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赋能。(石乔清)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