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桃映:建强“五大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江口桃映:建强“五大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2022-06-15 16:34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近年来,桃映镇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思想教育、组织堡垒、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五大工程,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建强“思想教育”工程,开启乡村振兴新起点。今年来,该镇牢牢扛起政治责任意识,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到逢会必学、逢会先学。同时,引导全镇党员干部制定自学计划,借助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智慧党建云、铜仁组工、梵净山红、桃花映月等平台坚持每天学习1小时。截止目前,组织全镇干部职工,13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骨干集中学习10余次,开展专题学习4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开展培训394期,同时,有序组织开展组织生活会,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

二、建强“组织堡垒”工程,拓展乡村振兴新航线。该镇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新时代村级治理体系改革,积极探索推进“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党组织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凝聚一切战斗力,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抓两头、促中间”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13个村(社区)比学观摩的方式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鼓励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大学生村官、乡土人才、后备干部等到深入田间地头磨炼、锤炼,鼓励村干部参与“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打造了一批“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能成事”的乡村干部队伍。

三、建强“民生保障”工程,解锁乡村振兴新成就。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最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健全防贫预警监测保障机制,持续做好稳岗就业、产业带动、“3+1”保障,坚决守住返贫致贫底线。深化平安桃映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一体推进风险防范、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持续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自疫情爆发以来,该镇快速反应,利用“大数据+网格化+脚底板”机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基层一线,通过大喇叭、明白纸、横幅等宣传形式,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全镇党员干部表示将“疫”无反顾守好镇村老百姓的家门。

四、建强“产业发展”工程,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该镇依托“村社合一”发展机制,紧盯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全面推行村级集体经济异地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等“八型”模式,持续推动以生态茶、油茶、冷水鱼、梅花鹿、萝卜猪五大主导产业破壳发展、做大做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二次分红”,改善特色产业模式,帮助群众鼓起“口袋子”,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目前,桃映镇妙石村、桃映社区生猪代养产业正如火如荼,大树坪村、新寨村、瓮会村茶产业正生机勃勃,匀都村冷水鱼、茶溪村葡萄园正硕果累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五、建强“生态环境”工程,实现乡村振兴新跨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该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严格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履职尽责“风向标”,坚持政策引领、分类整治、依法依规保护原则,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巡查,严格落实护河护路和“十年禁渔”要求。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实行“签字背书”终身负责制,以严格、科学、有效为标准,顺应自然规律、探寻发展路径,合理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优化布局乡村生活空间,因地制宜界定乡村建设规划范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杨芳)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