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时评】学校岂可因“财”施教?
花5800元购买平板电脑才能进入智慧班,不买的学生则划分到普通班。近日,云南普洱某中学这个分班方式被当地一位张先生反映到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云南省政府接到国办督查室转办的问题线索后,立即组织核查。普洱市责令该校停止违规行为,取消分班,清退全部收费。
想进智慧班,得先买“平板”,普洱某中学的做法很不智慧。教育部一再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该校擅自分班,本已违规,再变相要求学生购买平板电脑和服务资源,违反教育部等部门有关政策规定,更是错上加错。此外,购置平板和服务资源的费用,也势必会给一些家庭带来经济负担。那些买不起或不愿买平板电脑的学生,他们有权利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需要体验智慧教学。
均衡编班、因材施教,这是国家的明文规定,不容挑战。如果个别学校将国家政策规定变成因“财”施教,谁家舍得花钱,就对谁家的孩子特别优待,那就重创了教育公平、伤害了教育和老师的尊严,给校园带来不良风气,给学生带来错误的价值观判断。最糟糕的是,此类做法,侵蚀了教育本身的纯洁性。
一位教育学者说,学校的一草一木虽不能言,都会对学生产生作用,这里是一个教育的“场”。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普洱某中学因“财”施教的做法,过早地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家里有钱和没钱是“不一样的”,金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这可能腐蚀孩子幼小而纯洁的心灵,甚至催生扭曲的价值观。
谁强迫学生买“平板”,谁就得挨“板子”!如此行为,必须整改。
据报道,普洱某中学违规收费行为被叫停后,当地已及时向719名学生退还244.46万元,并取消智慧班与普通班分班。
学校肩负着神圣使命,有其自身规律和道义,不能让市场法则来左右和侵蚀。值得欣慰的是,普洱市已责令该校停止违规行为,取消分班并清退全部收费。在肯定普洱市知错即改的同时,也希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引以为戒,主动排查本地学校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从源头严加整治,以净化校园生态,引导教学健康发展。(吴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