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七三村:稻田碧绿 鱼儿欢唱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沿河七三村:稻田碧绿 鱼儿欢唱

2022-06-25 08:47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为高质量发展生态渔业,充分发挥稻田生态渔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满载8000余斤鱼苗来到晓景乡七三村田园乡村示范基地进行投放,这标志着七三村稻田养鱼项目正式启动。

记者来到七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田里面一排排秧苗随风摇曳,美不胜收。走近一看,每一块稻田都留出“回”字形沟渠,那是为鱼种留出的活动空间。

工人正在投放鱼苗  张洪全摄

工人正在投放鱼苗

在村委会空地上,一名工人正拿着网兜将车厢里的鱼舀入桶中,再由工人将鱼苗抬到田边投入稻田。投放的鱼苗个头肥大,放入田中个个活蹦乱跳。

据了解,七三村是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庄之一,为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发挥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引领作用,县农业农村局在该村实施稻田养鱼108亩,通过前期的摸底调查、组织培训、稻田建设,如今共投放鱼种8600斤,总价值10.8万元。

“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我村发展稻田养鱼产业,使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管好这项产业,扩大产业规模,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七三村驻点工作队产业指导员冯德华说。

七三村  张洪全摄

稻田养鱼是在确保稻田不减产的基础上实施的项目,七三村采取大边沟式建设,大边沟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每亩投放鱼种40公斤,待稻谷收割后,稻花鱼便可出产上市,预计亩产稻花鱼160公斤,增收2200元。

“稻田养鱼是一种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在这种种养模式下,鱼类对水稻起除草、松土,吞食病虫、施肥等作用,水稻又为鱼类遮阳蔽日,实现稻鱼良性生态循环,接下来我们将不定期到村开展技术服务,解决产业管护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达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该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再明说。

稻田养鱼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水又节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除了七三村,该县农业农村局还在沙子街道、晓景乡实施稻田养鱼项目600亩,加快该县农业产业发展速度,促进群众增收。(张洪全 邹琴印)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