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万山:“强中心城区”激活力  “转型之城”展新颜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走进县城看发展】万山:“强中心城区”激活力 “转型之城”展新颜

2022-07-03 10:39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道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医疗硕果累累……万山区高质量推动万山新型城镇化,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贵州东大门。

万山,因盛产朱砂而辉煌一时。也曾作为我国首个县级行政特区闻名于世。因过度开采,万山一度成为全国最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举步维艰。

20210429 万山城区一角(叶顺强 摄)

万山城区一角(叶顺强 摄)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万山区转观念、抓落实,认真贯彻和践行融合共生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推动绿色转型,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融合共生、共同发展。

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发展机遇、“强中心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万山区在实施“产业原地转型、城市异地转型”发展战略的同时,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增进民生福祉,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强中心城区”建设  产业聚集激活力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转型之城·美丽万山”2022年万山区首届房交会暨“强中心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展览会启动。各商家推出的优惠活动仍在继续,各房地产、汽车经销商、购物场所等市民的访量和成交量也在不断增加。

“‘万山消费季’活动开展以来,看房率和成交率相较今年第一季度有明显上升。”贵州宏卓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强永权说,“当地政策的支持,让我们房企打了一针‘强心剂’,也让我们房企信心倍增。”

铜仁市万山城区一角(叶顺强 摄)

万山城区一角(叶顺强 摄)

作为铜仁的主城区之一,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促进人才汇聚、支持人口增长、鼓励合理消费,万山在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开启了购房奖补活动,从4月28日持续到7月28日,推出了人才专项奖补、三孩家庭奖补、新居民落户奖补、改善型购房奖补4项政策红利,可为购房者给予每平方米100元至500元购房奖补。同时对购房且将户口迁至万山的购房者,购买商品房所缴纳的契税按“区级收入”的100%进行奖补。

也正是看到这一奖补政策和万山的区位优势,让来自湖南怀化的市民李海英下了安居万山的决心:“我符合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可获得每平方米200元的奖补,再加上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发展的重视,所以坚定了要选择万山!”

房交会现场1

房交会现场2

房交会现场

在政府推出购房奖补的基础上,万山区14个精品楼盘也各自推出相应定向优惠政策,以响应政府号召,吸引消费者来万山购房。

围绕“强中心城区”建设,近年来,万山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城市干道改造23公里,路网密度是2016年的2.1倍。建成商品房3.16万套287万平方米,新建绿地绿景701.8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提升到16.6平方米。

仁山公园航拍大景-彭俊-2019.6.1 (2)

仁山公园航拍大景(彭俊 摄)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前提,抓好产业发展是实现居民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围绕“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合理布局教育、医疗、商业等优质资源,着力完善交通路网、综合管网、现代商圈等配套功能,做强城镇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创新经济,着力培育产业、增加就业,逐步提升中心城区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力。

民生建设 百姓福祉有保障

“一根钩针,一团毛线,一把剪刀。”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用品,经过丹都街道旺家社区搬迁群众许平的巧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玲珑的手工艺品。一件件作品沿着网线“飞”进寻常百姓家,也给了许平带来了信心,赚足了“人气”。依托东西部协作机遇以及当地妇联、社区的帮助下,旺家社区第一个手工技艺工作室成立。

“从农民到新市民再到培训老师!”换作是三年前,许平想都不敢想。

“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搬迁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双手编织美好新生活。”许平高兴地介绍到。

万山区旺家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扶贫微工厂服饰生产车间01

万山区旺家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扶贫微工厂服饰生产车间

万山区是贵州省承接跨区域搬迁人口较多的区,2016年以来建成9个安置点,安置群众5万多人,其中跨区域搬迁3.94万人。旺家社区搬迁居民人数最多,安置来自石阡、印江、思南三县群众4232户18379人。

让搬迁群众留得住,解决就业是头号任务。围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万山区依托区乡村三级劳务合作社,发挥“就业经纪人”、安置点楼栋长作用,建立未就业富余劳动力台账,推荐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变外出务工为主为就近就业为主。同时,区委宣传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万山区人民医院

万山区人民医院

围绕民生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07所,在全身率先实现山村幼儿园全覆盖。医疗卫生能力全部提升,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并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城市社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成功创建省级基层卫生应急示范县、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双创园示范基地、第三批国家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贵州省级众创空间和铜仁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区实施乡村道路提级改造,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户户联,公路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山水、田园、林地和村庄有机融合。。

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绘新卷

“这里的山好、水好、气候好,很适合种植木耳!”正是看中万山良好的生态环境,2021年,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选择落户敖寨中华山村。

“敖寨乡中华山地下水源洁净充沛,农场选用地下150米的深井水作为木耳生产用水,确保了产品品质。这里出产的木耳可以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及欧洲等地,客户非常满意!”敖寨乡生态智慧农场负责人陶雪飞介绍。

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村食用菌智慧大棚

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村食用菌智慧大棚

村民正采摘敖寨乡食用菌基地的木耳

村民正采摘敖寨乡食用菌基地的木耳

立足生态,敖寨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将食用菌生态智慧农场落户中华山村,基地总占地510亩,年产菌棒2115万棒,年总产值可达1.2亿元左右。

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村民晾晒新采摘的玉木耳01

万山区敖寨乡中华山村村民晾晒新采摘的玉木耳

村民正对采摘的玉木耳进行晾晒

村民正对采摘的玉木耳进行晾晒

近年来,万山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5年,万山引进九丰农业打造4A级现代农业博览园,打造了集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生产加工、技术研发、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同时,依托九丰农业的资源、技术、管理等优势,万山全面推广“九丰农业+”模式,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79个,种植规模达3万亩,开辟了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径。

如今的万山,一批批“香柚村”“黄桃村”“莲藕村”“葡萄村”等,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

彭俊摄影-00850

(彭俊 摄)

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做强城镇经济,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该区以十里木杉河为轴,沿河两岸布局高品位、高档次的休闲产业、高端商住、特色消费,形成吃住游娱购一站式完整消费业态,发展城市消费经济带;以金鳞大道为轴,引进和培育高端品牌、时尚品牌、特色业态,推动购物中心、休闲广场、星级酒店、金融机构等金融商贸经济融合发展,发展城市金融经济带,为高质量建设“转型之城·美丽万山”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铜仁市万山区长寿湖:生态湿地,长寿福地 (叶顺强 摄) (3)

万山区长寿湖:生态湿地,长寿福地 (叶顺强 摄)

如今的万山,水更绿、山更青、楼更高、路更宽,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商贸经济火热发展,一幅山、城、景有机融合,产、教、城一体发展的新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陶国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