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了”一个市民眼中的沿河县城变迁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新闻 社会写真

【走进县城看发展】“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了”一个市民眼中的沿河县城变迁

2022-07-08 16:02 来源:铜仁网
投稿:trwz001@126.com  

近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低矮的民房夹杂着棚户区,到现在高楼林立的生态文明城市,不仅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与之配套的休闲娱乐、出行、购物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年57岁的崔德贵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沿河人,出生在县城,在县城里读书,再到后来工作在县城,对于县城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可谓是历历在目。

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大了几倍

“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城市变大了。”在崔德贵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沿河县城也很好,到处是房子,人也多。但是时隔多年后,再回忆比较,便觉得那时候的县城很杂乱、破旧。

据崔德贵回忆,那时的沿河县城以低矮的木房子为主,夹杂着为数不多的砖瓦房,而且只有几层楼高。由于排水、防洪等设施没有完善,积水、被淹是常事。特别是县城的面积比现在小很多,主要的区域大概就是从沿河大桥到原县政府以及后街原供电局,除此以外就是一些农田和山坡,谈不上美观,更别说宜居指数了。

“反观现在,城市建成区面积不仅扩大了几倍,而且更加美观和宜居了。”

沿河县城旧貌 沿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沿河县城旧貌(沿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城市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

崔德贵说,现在的沿河县城算是一座城市了,各项市政设施都得到了改善。他说,以前的街道脏乱差,每到雨季县城公路都被淹,群众连连遭害。特别是1998年那次涨洪水的情形,让他至今也忘不了。后来,政府投入资金修建彭水、沙坨两个电站,修建防洪设施,改造街道路面和基础设施,现在干净整洁了。

崔德贵回忆,以前时不时停电,打个电话也很不方便。而现在遇到特殊故障都不会停电,手机也是人手必备了。“还有那时除了主公路有路灯外,其他地方一晚上都是黑灯瞎火,哪像现在所有背街小巷都装上了路灯,彻夜不黑。”

崔德贵说,以前的街道不仅窄也不如现在这么整洁有序。而现在不仅改建成了平整的沥青路面,两旁的人行道也铺上了人行石板砖,人们雨天出门也不会沾泥。

沿河县城新貌  沿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沿河县城新貌(沿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市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崔德贵说,除了这些大的变化,还有许许多多细微的变化,不断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市民购物,大件的要到百货大楼、供销社等仅有的几个地方购买。那时候买东西还要用票:粮票、布票、肉票、点心票等,大家需要携带现金出门才能买东西。后来可以通过刷卡消费,现在则可以通过手机就能完成支付,出门基本上可以不用带现金了。

现在满街都是商店,还有大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人们常常是在休闲的同时购物。还有,以前离开主街就是农田和荒坡,而现在环绕县城的是登山步道和一个个公园,给老百姓休闲健身提供了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实惠。不断完善的商贸物流,让市民经营生产都更加方便了。

崔德贵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和好规划,沿河县城也不会有这么快、这么大的变化。(王小兵)

责任编辑:陈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